最近看过台湾剧改编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后,一直很积极地在寻觅出自于吴晓乐的原著——《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走遍了怡保无数的书局,总算找到了!真是谢天谢地,也谢谢我的他送我啦!
先前提及过,书里一共有来自九个不同家庭的真人真事,里头根本没有愉快的部分。想要拜读的话,得先有个心理准备,斟酌之后再决定阅读与否。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与精美书衣
故事还未开始之前,我一贯都会先看引言或自序,算是尊重作者的一部分吧!而这是冰心翻译自纪伯伦的文章,最先以沉重的文字引述一切。
《先知 • 论孩子》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藉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第一个家:人子,与猫的孩子。
家境富裕的眼镜仔,在别人眼中有个很疼爱他的小圆妈,每天准备各种补品让眼镜仔补身,无奈却极力支持体罚,以达到卓越成绩的目的,忽略了儿子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待来历不明的小猫比对待亲生儿子还要温柔。
社经地位颇高的经理爸爸,为了儿子的成绩付出不少金钱,却仍逃不过同事之间的攀比,时刻拿小圆妈来出气,谴责她的失责。
小圆妈不甘所有人都把儿子不理想的成绩怪罪于她,于是不断把爸爸不回家的责任推卸给儿子。
用成绩来决定体罚,这是最不负责任的方法,
当下或许呈现出不错的成果,但之后也可能会制造出更多问题。
当下或许呈现出不错的成果,但之后也可能会制造出更多问题。
在我们执意相信成绩证明出来的结果时,我们是否并不在意,
这孩子本质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成绩无法证明的。
这孩子本质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成绩无法证明的。
第二个家:他没有家了。
生长在人际关系复杂的“多元成家”,但成绩优越的陈小乖基于内心空虚,不断向他人吹嘘物质与金钱,以达到内心的平衡。无奈,父母的不负责任与母亲的一句话,把陈小乖打入无底深渊,一蹶不振。
经过父母多次推卸养育责任,陈小乖最终与阿嬷同住,并改名换姓。后来虽然以普通成绩考上普通学校,但陈小乖却比以前快乐了,至少“认主归宗”后的他获得了物质上的“家”,有个更安定的生活方式,总比从前那个“家”来得好吧?
爱的反面不是恨,是漠不关心。
这世界上最伤人的话是什么?
有一天,你的母亲告诉你:“其实当初生下你不是我的意思。”
有一天,你的母亲告诉你:“其实当初生下你不是我的意思。”
不要用成绩作为衡量小孩的唯一标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求生之道。
第三个家:必须过动。
杨太太叙说着女儿若娃上课不集中的毛病,认定女儿很特殊地患有ADHD,俗称过动症,并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但这一切都源自于长子多年前的意外离世,导致杨太太过度紧张次女的一切,继而开始干涉女儿的交友状况。
书中某一段说过:“不少亚洲家长服膺权威式的管教方式,他们相信,上对下的模式有助于亲子关系的稳定;介入孩子的私领域,也是保护孩子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小孩无法为自己的作为负起全责之前,既然父母可能得承担小孩犯罪的责任,就有监督的衣物。看孩子的日记、书信和往来的通讯,合情合理。在小孩子成年之前,他们尚未成为一和独立的个体,自然也是没有隐私权的。”
若是以前的我看到这不注重青少年隐私的“理论”,必定会嗤之以鼻。但看过《绝歌:日本神户连续儿童杀伤事件》之后,我对于以前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有点动摇了。我们真的必须剥夺青少年的隐私,以减少日后可能会发生的灾难吗?我犹豫了。
其实,若娃知道自己并没有患病,也没服药。但基于妈妈宁可相信女儿是因为患病,才名落孙山的,甚至想借由ADHD,为基测加分。为了“满足”妈妈,若娃唯有继续伪装,并说出:“可是,我不能不管妈妈啊,她需要我,她想照顾我!不按照她的意思走,她会很难过,所以,老师,我不能没有ADHD,我不是开玩笑的!”
我的心不免揪了一下,这样的孩子算体贴吗?
“过动症”可能是一个标签,也可能是从天而降的神仙索。
第四个家:私的迷思。
听说私立学校的老师比较积极,对于父母的反映也相当重视,所以巧艺的父母不管多么辛苦,不惜分隔两地辛勤工作,以缴付私立学校昂贵的学费。
安排小孩就读私立学校,并不是为了融入上流社会的虚荣心。只是因为学历颇低的父母了解到现今社会对员工的要求,明白学历高的说服力比什么都来得重要。
在别人眼中,念上数一数二的私立学校的巧艺是令人歆羡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家境普通的巧艺明白自己与非富则贵的同学有很大的家境差异,尽管她努力地掩饰自己格格不入的窘境,积极适应学校的环境以及与同学之间的相处,但依旧无法掩盖内心的自卑。无奈父母的出发点,只是害怕子女活得跟自己太像。身为子女还能怎么办?
穿上这制服,是一种格格不入的压力。
第五个家:一脉不相承。
一个三代的女子被各自父母的规范所束缚的故事。重男轻女依旧是存在于这个时代的陋习,仍旧有许多人秉持着那么不平等的对待。
明玉出生于重男轻女的家庭里,由于不被父母重视而毅然嫁给父母安排,素未谋面的男子。婚后,育有一对儿女。一直以来以小孩考上明星学校为目标,却又设下双重标准,让次女茉莉无所适从。明玉是这么解读的:“在这世上,女生表现九十分,跟男生表现八十分,在外人眼中是差不多的。更要紧的是,即使你可以表现出九十分,放在心底就好,在男人面前不要太骄傲,一旦你太强硬,压过男人的锋芒,就是自己把日子搞得很难过。”
因此,明玉也极力阻止茉莉前往美国深造,断然替女儿物色了一位年长八年的医生女婿。婚后,茉莉生了一个女儿小叶。茉莉带着小叶,随丈夫出现医生聚会,认识了一班医生娘。但话题总是围绕着“如何栽培自己的小孩”,只因为医生的社经地位高,社会自然对于医生的下一代格外关照。但对我而言,那只是一种源自于父母无形的压力。
茉莉逐渐对家庭主妇的生活感到厌倦,机缘巧合之下回到职场,并做得有声有色,但却引来明玉的不满,认为茉莉未能为身为独子的丈夫添个儿子。“我是你的母亲,我得承担管教你的责任,我不想听到别人在我背后嘲笑我,说我叫出一个不懂人情义礼的媳妇。”
一贯冷漠的丈夫在小叶考得第三名时,才表现出他的父爱,让看在眼里的茉莉觉得,那是一种有条件的爱。但有谁会料到,唯一一次的好成绩,却是小叶为了顾及母亲的颜面,作弊得来的。
我们都是为了取悦母亲宁愿委屈自己的人。
疼痛是一种必须学会与之共处的事物。
有些事情是压根不能拿来衡量的,像是孩子。
父母的言行态度,随时随地都在影响小孩子的每一个动作;
而父母本身,可能也深受上一代父母的言行态度所影响。
而父母本身,可能也深受上一代父母的言行态度所影响。
第六个家:天赋。
作者做过一个调查,大部分学生最讨厌大人对他们做的事情,是攀比,与别人或手足作比较。过去五个故事中,我都是颇同情被父母压榨的小孩,感觉多数父母都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才把孩子逼向看似前程似锦的大学路上。但第六个故事,我不禁为父母的忧心感到无比无奈。
故事是这样的,作者在帮助纪太太的长女考上心意大学之后,应纪太太的要求,也开始为纪小弟授课,准备考上理想高中。纪小弟对念书兴趣缺缺,唯独喜爱篮球,并打算报考体院,无奈纪太太担心若将来无法成为学校老师,前途堪忧。纪太太认为儿子的资质不如姐姐,建议作者为儿子准备双倍的功课与试卷,好赶上别人的进度,长大后考上法律系,当上律师,继承无子嗣的叔叔的律师事务所。
这时,作者想起以前也曾经教导过一对姐妹,陈小姐的长女升上大学之后,让作者授课于妹妹。妹妹不爱念书,自然对教课内容提不起兴趣,专注力也非常少,却爱画天马行空的漫画和写小说。虽然作者想要帮助妹妹考取更好的成绩,但陈小姐认为只要让妹妹不排斥学习,成绩稍微进步一些,授课内容不那么紧凑也没关系。接受陈小姐应材施教的建议,妹妹的成绩从后端班进步到中段班了。对于这样的教育方针,纪太太无法认同。
曾经有个家教前辈说过:“不要幻想你可以在家教这一块,实现多少教育的价值。认清事实吧!家教这职业的老板是谁?你以为是学生吗?才不是,是家长。纵然你说,接受服务的对象是小孩,那又如何?小孩会给你薪水吗?并不会。既然如此,有权力决定服务内容的人,永远是家长,让家长满意,永远是第一顺位,若家长和学生的想法有了冲突,还是家长优先。你了不起就是减少对学生的影响和伤害。不要去挑战家长的想法,他随时可以叫你走人,再找一个听话的老师来教,事情只会变得更糟。”这是多么血淋淋的现实啊!
在纪小弟在攀比的氛围里被逼得喘不过气时,他突然歇斯底里地对纪太太大吼,纪太太随即崩溃。后来作者对纪太太说过一段话,认为同样的标准不应该套用在两个资质不相同的小孩身上,停止使用“学业成绩”的框架去束缚纪小弟。
纪太太冷冷地说:“老师,孩子是我的,不是你的。我才是纪培丰的妈妈,他的未来,不管是一帆风顺,或者穷困潦倒。我才是真正承担这一切的人。老师,你没有小孩,你不会知道,小孩出生之后,父母就得为小孩的一切作为负责,这负责的程度永无止境,是你无法想象的……做父母的我们,每天都在提心吊胆,父母的成败,总是跟小孩绑在一起。若是放任纪培丰按照自己的兴趣走,给他念体院,等到将来没有找到正式的职缺,谁才是真正要去承担的人?老师,那人会是你吗?不是吧?既然如此,我在纪培丰迷失之前,把他领导到正确的方向,又有什么错?老师,你觉得我是错的,但是你自己不也拿了很漂亮的学历,所以我才愿意给你这么优渥的薪水,我希望小孩子可以像你一样,赚钱的方式比别人轻松,少吃一点苦,可以舒适地坐在冷气房里,而不是顶着烈日去工作,这样子的念头,有错吗?”
作者顿时语塞。纪太太比任何人都清楚,纪小弟打篮球的时候是最快乐的,但这种快乐可以维持多久?他知道读书对儿子是痛苦的折磨,但这或许是在台湾最容易的生存之道。
父母是一种孤单的职业了,一旦他们的情绪找到出口,
他们便会继续开发这条道路。
他们便会继续开发这条道路。
孩子们远比我们做人质的更为敏感,
他们能轻易侦测出你对他的行为有无真心。
他们能轻易侦测出你对他的行为有无真心。
教育是要让每个孩子的天赋都能伸展到极限,
并且尊重他最终的成果。
并且尊重他最终的成果。
这背后,有一股更古老的力量,是文化、是结构,也是难以动摇的观念。
第七个家:衣柜中的小剧场。
长着明眸皓齿、鹅蛋脸、樱桃小嘴,一双又长又翘的睫毛,外表非常精致漂亮的贾宝玉是个聪明的标准好学生。考上明星高中后,逐渐发现自己的性取向与其他男生不同,对任何女生都没兴趣,更别说性趣了。在贾宝玉向作者叙说着自己的情感的时候,像是在掩饰内心的痛苦,痛得必须伪装成仿佛是别人的事。
对于儿子与凡人世俗截然不然的性取向,贾宝玉的父母自然不能欣然接受与理解。贾宝玉的母亲在书房里找到贾宝玉藏起来的裸男照片,即刻召开紧急家庭会议,并崩溃地哭喊道:“我上辈子又没做什么坏事,怎么可能会生出同性恋?妈妈这么爱你,对你这么好,你千万不可以去当同性恋,伤妈妈的心。”
后来也因为父母的诸多干涉与“鼓励”,贾宝玉与向他表白的学姐交往了。当然,这只是看似正常的男女关系,好让贾宝玉的父母安心而已。实际上,贾宝玉面对女友的亲近,确实非常反感和厌恶的。后来,贾宝玉还是和女友分手了。但这一切的发生,贾宝玉只能向相处仅有半年的家教老师倾诉,因为其他人都太靠近他的真实生活,而他最需要的,只是一个聆听而不介入的角色。
孩子面对自己的身心变化,却未能向最亲近的父母坦诚,是因为了解父母抗拒这种“异常”的变化,而选择沉默。父母又真的尝试聆听孩子的内心,以取代他们一贯认为的“正轨”呢??
或许身为孩子的我们会觉得这是一种道德绑架,约束孩子的人生自由。但往父母的顾虑和角度想,一向看似往着“正轨”前进的孩子,突然走向少数人认同的“偏离正轨”,真的能义无反顾地支持到底吗?不支持就等于不爱了吗?
尽管世界变化之大,人们逐渐接受同性恋平权,但对于很多父母而言,倘若“同性恋”发生在儿女身上,依旧是一种“不正常”的模式。
我想说出这些一定很痛,
痛得他必须伪装成仿佛是别人的事,不是他的。
痛得他必须伪装成仿佛是别人的事,不是他的。
第八个家:怪兽都聚在一起了。
故事开始于一个少年的自白。
一次“脑震荡事件”受伤的汉伟,在母亲斥责班导与几位学生家长之后,开始被同学排挤。原以为这段不愉快的回忆会在国小终止,无奈他上的明星国中也是很多国小同学的首选,于是“脑震荡事件”再次在校园传播,成为人人喊打的“垃圾”。对于“垃圾”的定义,汉伟是这么理解的:在垃圾还未成为垃圾之前,是保有些许价值的物品,利用就会被扔进垃圾桶。直到转学生女神的降临,身为边缘人的俩人,成了密不可分的朋友,随后发展成恋人。
由于女友复杂的家庭背景,遭到父母的反对。母亲甚至哀怨地说道:“不要怨我们,做出这个决定,我们当父母的可是比你还要心痛啊,你不会懂我们有多担心你。”对汉伟而言,这只是包裹着糖衣的暴力。父母为了一劳永逸地让儿子避开女友,不顾儿子的意愿,擅自替他办了转学。这种举动,不禁让汉伟觉得父母的形象逐渐歪曲成两只怪兽。父亲说:“家人是永远不会背叛你的,家人是永远和你站在同一边的人。”
升上与国中有段距离的名不经传高中,以为可以展开新的人生。由于英文科目被挡,父母带着家教冲去学校找葛老师理论,最终还是理亏了,汉伟再次被孤立,开始自暴自弃。
第二部分是汉伟母亲的自白。
她是一位传统的女性,主张男主外,女主内。她说,她来自“旧世界”。对于现代频频宣导的“女性自主”、晚婚、离婚、不婚或是职业女性,更是嗤之以鼻,甚至称之为“新世界”。
旧世界的教育方针,就是尽可能严谨地筛选所有包含有害内容的资讯,让小孩再好无污染的环境下成长。然而,汉伟的母亲认为新世界的父母不懂得身为父母的义务,导致其小孩荼毒了汉伟。尽管她想尽办法保护汉伟,最终亦是徒劳。面对儿子的埋怨与不理解,她认为他是被新世界残害的牺牲品。
看着汉伟日渐堕落,母亲觉得她辛辛苦苦经营的一切被毁了,那不是汉伟的错,也不错她的错。最后的结论,竟然是她控制不了的学校的错。对,她认为是学校毁了汉伟,甚至觉得学校的一体使用规则并不适合儿子,毕竟小孩在学校的时间很长,人格特质的塑形打本份都是在学校完成的。孩子的变异,是老师的严重失职。
看到这神经质的母亲,我也无言了。
第三部分是葛老师的自白。
葛老师的无奈,源自于手机的诞生,通讯软体的推出,家长随时找老师商讨孩子的事宜,而失去了应有的私生活。家长以为认为孩子是他们的全部,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势必要与家长配合,教导出优秀的学生。但是,老师并不是为了学生而存在的啊!?
对于汉伟在班级里的表现,葛老师尝试找了几个同学,试着去了解他的内心。无奈得到的结果却是,汉伟似乎很想得到关注,频频提起他国小和国中被霸凌的往事,让人觉得他沉浸在悲剧小英雄的幻想里。至于汉伟的交际技巧就不予置评了,总的来说,并非真心交朋友。
现代社会对于老师的职业需求,除了专业的授业能力。协助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外,还得照顾学生的心理健康,关心他们的家庭状况,建立好家长与学校间良好的沟通桥梁等等,其中一个环节出了差池,庞大的责任立即掉了下来。少子化所衍生的负面效应,制造出自以为是的学生与刁钻的家长。
时代的更替,教养出不同价值观的家长与学生。当初“不问是非,先道歉再说”的解决矛盾的方式,被抨击的很惨烈,说会混要小孩的价值观,教出低自尊的小孩。于是,新一代的教养方式,以保护小孩为出发点,先指责对方的不是。在双方僵持不下的局面下,最终把过错推到老师身上,指责老师的监督不周。
身为家长呢,一味把小孩丢到幼稚园、安亲班、课后辅导班、补习班、才艺班,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外包给不同的外包负责人,觉得只要带小孩出国一趟,定期缴交学杂费,负担才艺项目,便尽了父母的责任。可是,给予孩子生命的是父母,为什么却要强迫外人付出以及教养呢?
不要以为小孩子是欠缺恶意的生物。
小孩子是一种充满恶意的生物,
随着年岁渐增,收到礼教的规训之后,
才学习收敛,或者懂得包装自己的恶意。
随着年岁渐增,收到礼教的规训之后,
才学习收敛,或者懂得包装自己的恶意。
小孩子最恐惧的事情:跟别人不一样。
大人好虚伪,有人说小孩长大后会变成大人,我不能接受这样的说辞。
我可不会放任自己成为像你们一样的生物。
我可不会放任自己成为像你们一样的生物。
家长跟老师,如从前一样和睦的互动不复存在了。
第九个家:高材生的独白。
这是作者的同学的成长故事。她的母亲的教育方式很强势,但女儿成就却如此杰出,让作者的内心不免有些冲突,或许高压教育还是可能见效的?但同学却笑着回答:“你怎么会误解我目前的成就就是我母亲的功劳呢?我现在可以告诉你,假设我妈采取更柔软、更有弹性的教育理念,我的发展很可能比现在更好。”
母亲是个优秀的女性,对自己的人生充满抱负,但在工作与家庭的两难上,她顺从社会的期待选择了后者。对于两个女儿的教育,她可是一点也不松懈,只有一个简单的出发点:不希望小孩重蹈自己的覆彻。她拟定了一套很有系统的学习模式,只要比同龄的小孩更早接触指定科目,耳濡目染之下绝对会有很出色的回馈。
母亲赏罚分明,可是她两极化的情绪,让女儿成了一个非常好胜、得失心很重的人;由于长期与喜怒无常的母亲相处,她变得很敏感,擅长察言观色。母亲很常藉由别人作为例子来激励女儿,但却令女儿感觉母亲只是觉得“你不够好”。母亲很擅长给小孩创造一个美丽的蓝图,两个女儿唯有顺从。
虽然顺从从来不是母亲最渴望的亲子关系,但如果女儿们可以避开抗拒所附带而来的冗长的唠叨欲碎念,何乐而不为呢?久而久之,顺从成了姐妹俩最明智的选择。母亲甚至表明她不喜欢虎妈那套高压教育的方法,会损及小孩的独立与自主;她想成为开明的妈妈。可是,她从未察觉自己已走上类似虎妈的路了。
女儿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些意见。可是,母亲认为不必认真聆听孩子的意见,做父母的已经符合“民主”的条件了。对于“成功”的定义,母亲觉得就是学术上、职业上取得稳定、可供辨识的成就。至于美感、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生活中那些琐碎而美好的小事,简直是浪费时间。然而,母亲没想过开发过度的后果:小孩自主学习的乐趣被剥夺了。
“我们服膺一套教育方法,往往是因为这方法教出了‘一个’成功的小孩,坦白说,这样的想法其实很空洞。把小孩好的坏的打包成一团,再归因于‘父母的管教’,不仅忽略了其个人特质,也忘了把他所处的环境纳入考量。一样的教育方法,可能打造出一个世俗眼中的成功模范,也可能将一个小孩的天赋摧残殆尽。只是这些小孩的故事没人关心,人们不喜欢失败的例子,只想倾听教育神话。”
母亲的控制欲与对孩子否定的言语,无形中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缺陷,这种伤害也会伴随着他们一生,抹灭不去。
小孩,都是独一无二的。
真正打击到小孩的,是成绩本身呢?。
还是家长们看待小孩成绩的评价与目光?
还是家长们看待小孩成绩的评价与目光?
小孩不是满足家长欲望、想象的容器,或者是载体。
也不是粘土,任由家长恣意妄为地往自己喜爱的方向捏来揉去。
也不是粘土,任由家长恣意妄为地往自己喜爱的方向捏来揉去。
小孩子有自己的生命,他们属于自己,
不是家长或任何人的所有物。
不是家长或任何人的所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