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29, 2020

品味舒食 IdeaLite @ Gurney Plaza 27/06/2020

由于优惠券只能在单笔消费内用一张,于是在同一天里,我们光顾了同一家品味舒食两次,连老板都认得我们了!还真有点不好意思。

翻着菜单,我真的不知道该选哪一样才好,毕竟太多选项对于有选择困难的我们,是挺麻烦的一件事。

最后,选了依旧是开胃些的酸甜鲍鱼菇,与他们的招牌炒饭,还有免费的美颜养生桃胶糖水呢。


酸甜鲍鱼菇 Sweet & Sour Abalone Mushroom U+2192.svg RM17.90
美颜养生桃胶糖水 Peach Gum Dessert
品味特调炒饭 Signature Fried Rice U+2192.svg RM15.90
我喜爱这口味不会太重、不油腻的炒饭
按这里继续 »

品味舒食 IdeaLite @ Gurney Plaza 27/06/2020

时隔三个月的行动管制期,也让我和品味舒食分开整整了三个月。三个月的时间啊,这段日子可想念品味舒食的美食了,现在总算投入你温暖的怀抱啦!

六月份是我的他的生日月,除了两张会员的免费小食券,这个月还有额外的生日月买一送一的优惠。所以,我们得在这两天拼命光顾品味舒食,才能消耗优惠券。

不知道是Gurney Plaza的品味舒食在做着促销,还是全部分店亦是如此,今天凡是点特罗牛油果豆奶的客人,都可免费获得一份小的酥炸金针。这样的优惠实在太诱人啦,毫不犹豫地点了一杯,毕竟上次喝过,觉得还不错!


特罗牛油果豆奶 Avocado Trio Soy Milk U+2192.svg RM15.90
满满的奇亚籽、寒天、有机豆奶和牛油果肉
酥炸金针(小)Fried Enoki with BBQ Sauce (Mini)
酸酸甜甜的酱料,是不错的开胃菜!

至于主食嘛,就来点新的菜色好了。好想吃金瓜,就点着金瓜味增豆腐煲吧,配糙米饭刚刚好。

上菜的时候,闻到很香的麻油味,还以为是隔壁桌客人在吃什么包含麻油的餐点,没想到竟然是我们的金瓜味增豆腐煲,真令人食指大动啊,实在太下饭了!


金瓜味增豆腐煲 Pumpkin Miso Braised Tofu U+2192.svg RM19.90
瑜头米粉 Vegetarian Fish Head Vermicelli U+2192.svg RM18.90
让人回味无穷的瑜头汤,百喝不厌,推荐!
按这里继续 »

The Mugshot @ Georgetown 27/06/2020

在这复原行管期期间,搭巴士还不算是最安全的抗疫方法,于是我的他决定亲自载我一趟。好久没有这样的体验了,感觉还不错!

我俩似乎从来没有这么早回槟城,这次算是第一次,早上7点就出发了。来到槟城,还有时间来个槟城早餐,于是我们选了最喜爱的The Mugshot,好想念他们的bagel啊!


Latte U+2192.svg RM13
Hot Camomile U+2192.svg RM7

虽然The Mugshot提供的Bagel选择不多,但我可用了好久的时间,把它们逐个尝试一遍。

Turkey Ham Bagel with Cranberry Sauce U+2192.svg RM13
原以为微咸的Turkey Ham与酸甜的Cranberry Sauce会有点不搭,
没想到是出奇的美味!

我的他唯一的选项,也是最原汁原味的贝果。

Cream Cheess Bagel U+2192.svg RM7
按这里继续 »

Tuesday, June 23, 2020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23/06/2020

居家工作逾数月,总算可以出去透透气啦!

最近看过台湾剧改编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后,一直很积极地在寻觅出自于吴晓乐的原著——《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走遍了怡保无数的书局,总算找到了!真是谢天谢地,也谢谢我的他送我啦!

先前提及过,书里一共有来自九个不同家庭的真人真事,里头根本没有愉快的部分。想要拜读的话,得先有个心理准备,斟酌之后再决定阅读与否。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与精美书衣

故事还未开始之前,我一贯都会先看引言或自序,算是尊重作者的一部分吧!而这是冰心翻译自纪伯伦的文章,最先以沉重的文字引述一切。

《先知 • 论孩子》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藉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第一个家:人子,与猫的孩子。

家境富裕的眼镜仔,在别人眼中有个很疼爱他的小圆妈,每天准备各种补品让眼镜仔补身,无奈却极力支持体罚,以达到卓越成绩的目的,忽略了儿子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待来历不明的小猫比对待亲生儿子还要温柔。

社经地位颇高的经理爸爸,为了儿子的成绩付出不少金钱,却仍逃不过同事之间的攀比,时刻拿小圆妈来出气,谴责她的失责。

小圆妈不甘所有人都把儿子不理想的成绩怪罪于她,于是不断把爸爸不回家的责任推卸给儿子。


用成绩来决定体罚,这是最不负责任的方法,
当下或许呈现出不错的成果,但之后也可能会制造出更多问题。

在我们执意相信成绩证明出来的结果时,我们是否并不在意,
这孩子本质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成绩无法证明的。


第二个家:他没有家了。

生长在人际关系复杂的“多元成家”,但成绩优越的陈小乖基于内心空虚,不断向他人吹嘘物质与金钱,以达到内心的平衡。无奈,父母的不负责任与母亲的一句话,把陈小乖打入无底深渊,一蹶不振。

经过父母多次推卸养育责任,陈小乖最终与阿嬷同住,并改名换姓。后来虽然以普通成绩考上普通学校,但陈小乖却比以前快乐了,至少“认主归宗”后的他获得了物质上的“家”,有个更安定的生活方式,总比从前那个“家”来得好吧?


爱的反面不是恨,是漠不关心。

这世界上最伤人的话是什么?
有一天,你的母亲告诉你:“其实当初生下你不是我的意思。”

不要用成绩作为衡量小孩的唯一标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求生之道。


第三个家:必须过动。

杨太太叙说着女儿若娃上课不集中的毛病,认定女儿很特殊地患有ADHD,俗称过动症,并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但这一切都源自于长子多年前的意外离世,导致杨太太过度紧张次女的一切,继而开始干涉女儿的交友状况。

书中某一段说过:“不少亚洲家长服膺权威式的管教方式,他们相信,上对下的模式有助于亲子关系的稳定;介入孩子的私领域,也是保护孩子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小孩无法为自己的作为负起全责之前,既然父母可能得承担小孩犯罪的责任,就有监督的衣物。看孩子的日记、书信和往来的通讯,合情合理。在小孩子成年之前,他们尚未成为一和独立的个体,自然也是没有隐私权的。”

若是以前的我看到这不注重青少年隐私的“理论”,必定会嗤之以鼻。但看过《绝歌:日本神户连续儿童杀伤事件》之后,我对于以前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有点动摇了。我们真的必须剥夺青少年的隐私,以减少日后可能会发生的灾难吗?我犹豫了。

其实,若娃知道自己并没有患病,也没服药。但基于妈妈宁可相信女儿是因为患病,才名落孙山的,甚至想借由ADHD,为基测加分。为了“满足”妈妈,若娃唯有继续伪装,并说出:“可是,我不能不管妈妈啊,她需要我,她想照顾我!不按照她的意思走,她会很难过,所以,老师,我不能没有ADHD,我不是开玩笑的!”

我的心不免揪了一下,这样的孩子算体贴吗?


“过动症”可能是一个标签,也可能是从天而降的神仙索。


第四个家:私的迷思。

听说私立学校的老师比较积极,对于父母的反映也相当重视,所以巧艺的父母不管多么辛苦,不惜分隔两地辛勤工作,以缴付私立学校昂贵的学费。

安排小孩就读私立学校,并不是为了融入上流社会的虚荣心。只是因为学历颇低的父母了解到现今社会对员工的要求,明白学历高的说服力比什么都来得重要。

在别人眼中,念上数一数二的私立学校的巧艺是令人歆羡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家境普通的巧艺明白自己与非富则贵的同学有很大的家境差异,尽管她努力地掩饰自己格格不入的窘境,积极适应学校的环境以及与同学之间的相处,但依旧无法掩盖内心的自卑。无奈父母的出发点,只是害怕子女活得跟自己太像。身为子女还能怎么办?


穿上这制服,是一种格格不入的压力。


第五个家:一脉不相承。

一个三代的女子被各自父母的规范所束缚的故事。重男轻女依旧是存在于这个时代的陋习,仍旧有许多人秉持着那么不平等的对待。

明玉出生于重男轻女的家庭里,由于不被父母重视而毅然嫁给父母安排,素未谋面的男子。婚后,育有一对儿女。一直以来以小孩考上明星学校为目标,却又设下双重标准,让次女茉莉无所适从。明玉是这么解读的:“在这世上,女生表现九十分,跟男生表现八十分,在外人眼中是差不多的。更要紧的是,即使你可以表现出九十分,放在心底就好,在男人面前不要太骄傲,一旦你太强硬,压过男人的锋芒,就是自己把日子搞得很难过。”

因此,明玉也极力阻止茉莉前往美国深造,断然替女儿物色了一位年长八年的医生女婿。婚后,茉莉生了一个女儿小叶。茉莉带着小叶,随丈夫出现医生聚会,认识了一班医生娘。但话题总是围绕着“如何栽培自己的小孩”,只因为医生的社经地位高,社会自然对于医生的下一代格外关照。但对我而言,那只是一种源自于父母无形的压力。

茉莉逐渐对家庭主妇的生活感到厌倦,机缘巧合之下回到职场,并做得有声有色,但却引来明玉的不满,认为茉莉未能为身为独子的丈夫添个儿子。“我是你的母亲,我得承担管教你的责任,我不想听到别人在我背后嘲笑我,说我叫出一个不懂人情义礼的媳妇。”

一贯冷漠的丈夫在小叶考得第三名时,才表现出他的父爱,让看在眼里的茉莉觉得,那是一种有条件的爱。但有谁会料到,唯一一次的好成绩,却是小叶为了顾及母亲的颜面,作弊得来的。


我们都是为了取悦母亲宁愿委屈自己的人。

疼痛是一种必须学会与之共处的事物。

有些事情是压根不能拿来衡量的,像是孩子。

父母的言行态度,随时随地都在影响小孩子的每一个动作;
而父母本身,可能也深受上一代父母的言行态度所影响。


第六个家:天赋。

作者做过一个调查,大部分学生最讨厌大人对他们做的事情,是攀比,与别人或手足作比较。过去五个故事中,我都是颇同情被父母压榨的小孩,感觉多数父母都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才把孩子逼向看似前程似锦的大学路上。但第六个故事,我不禁为父母的忧心感到无比无奈。

故事是这样的,作者在帮助纪太太的长女考上心意大学之后,应纪太太的要求,也开始为纪小弟授课,准备考上理想高中。纪小弟对念书兴趣缺缺,唯独喜爱篮球,并打算报考体院,无奈纪太太担心若将来无法成为学校老师,前途堪忧。纪太太认为儿子的资质不如姐姐,建议作者为儿子准备双倍的功课与试卷,好赶上别人的进度,长大后考上法律系,当上律师,继承无子嗣的叔叔的律师事务所。

这时,作者想起以前也曾经教导过一对姐妹,陈小姐的长女升上大学之后,让作者授课于妹妹。妹妹不爱念书,自然对教课内容提不起兴趣,专注力也非常少,却爱画天马行空的漫画和写小说。虽然作者想要帮助妹妹考取更好的成绩,但陈小姐认为只要让妹妹不排斥学习,成绩稍微进步一些,授课内容不那么紧凑也没关系。接受陈小姐应材施教的建议,妹妹的成绩从后端班进步到中段班了。对于这样的教育方针,纪太太无法认同。

曾经有个家教前辈说过:“不要幻想你可以在家教这一块,实现多少教育的价值。认清事实吧!家教这职业的老板是谁?你以为是学生吗?才不是,是家长。纵然你说,接受服务的对象是小孩,那又如何?小孩会给你薪水吗?并不会。既然如此,有权力决定服务内容的人,永远是家长,让家长满意,永远是第一顺位,若家长和学生的想法有了冲突,还是家长优先。你了不起就是减少对学生的影响和伤害。不要去挑战家长的想法,他随时可以叫你走人,再找一个听话的老师来教,事情只会变得更糟。”这是多么血淋淋的现实啊!

在纪小弟在攀比的氛围里被逼得喘不过气时,他突然歇斯底里地对纪太太大吼,纪太太随即崩溃。后来作者对纪太太说过一段话,认为同样的标准不应该套用在两个资质不相同的小孩身上,停止使用“学业成绩”的框架去束缚纪小弟。

纪太太冷冷地说:“老师,孩子是我的,不是你的。我才是纪培丰的妈妈,他的未来,不管是一帆风顺,或者穷困潦倒。我才是真正承担这一切的人。老师,你没有小孩,你不会知道,小孩出生之后,父母就得为小孩的一切作为负责,这负责的程度永无止境,是你无法想象的......做父母的我们,每天都在提心吊胆,父母的成败,总是跟小孩绑在一起。若是放任纪培丰按照自己的兴趣走,给他念体院,等到将来没有找到正式的职缺,谁才是真正要去承担的人?老师,那人会是你吗?不是吧?既然如此,我在纪培丰迷失之前,把他领导到正确的方向,又有什么错?老师,你觉得我是错的,但是你自己不也拿了很漂亮的学历,所以我才愿意给你这么优渥的薪水,我希望小孩子可以像你一样,赚钱的方式比别人轻松,少吃一点苦,可以舒适地坐在冷气房里,而不是顶着烈日去工作,这样子的念头,有错吗?”

作者顿时语塞。纪太太比任何人都清楚,纪小弟打篮球的时候是最快乐的,但这种快乐可以维持多久?他知道读书对儿子是痛苦的折磨,但这或许是在台湾最容易的生存之道。


父母是一种孤单的职业了,一旦他们的情绪找到出口,
他们便会继续开发这条道路。

孩子们远比我们做人质的更为敏感,
他们能轻易侦测出你对他的行为有无真心。

教育是要让每个孩子的天赋都能伸展到极限,
并且尊重他最终的成果。

这背后,有一股更古老的力量,是文化、是结构,也是难以动摇的观念。


第七个家:衣柜中的小剧场。

长着明眸皓齿、鹅蛋脸、樱桃小嘴,一双又长又翘的睫毛,外表非常精致漂亮的贾宝玉是个聪明的标准好学生。考上明星高中后,逐渐发现自己的性取向与其他男生不同,对任何女生都没兴趣,更别说性趣了。在贾宝玉向作者叙说着自己的情感的时候,像是在掩饰内心的痛苦,痛得必须伪装成仿佛是别人的事。

对于儿子与凡人世俗截然不然的性取向,贾宝玉的父母自然不能欣然接受与理解。贾宝玉的母亲在书房里找到贾宝玉藏起来的裸男照片,即刻召开紧急家庭会议,并崩溃地哭喊道:“我上辈子又没做什么坏事,怎么可能会生出同性恋?妈妈这么爱你,对你这么好,你千万不可以去当同性恋,伤妈妈的心。”

后来也因为父母的诸多干涉与“鼓励”,贾宝玉与向他表白的学姐交往了。当然,这只是看似正常的男女关系,好让贾宝玉的父母安心而已。实际上,贾宝玉面对女友的亲近,确实非常反感和厌恶的。后来,贾宝玉还是和女友分手了。但这一切的发生,贾宝玉只能向相处仅有半年的家教老师倾诉,因为其他人都太靠近他的真实生活,而他最需要的,只是一个聆听而不介入的角色。

孩子面对自己的身心变化,却未能向最亲近的父母坦诚,是因为了解父母抗拒这种“异常”的变化,而选择沉默。父母又真的尝试聆听孩子的内心,以取代他们一贯认为的“正轨”呢??

或许身为孩子的我们会觉得这是一种道德绑架,约束孩子的人生自由。但往父母的顾虑和角度想,一向看似往着“正轨”前进的孩子,突然走向少数人认同的“偏离正轨”,真的能义无反顾地支持到底吗?不支持就等于不爱了吗?

尽管世界变化之大,人们逐渐接受同性恋平权,但对于很多父母而言,倘若“同性恋”发生在儿女身上,依旧是一种“不正常”的模式。


我想说出这些一定很痛,
痛得他必须伪装成仿佛是别人的事,不是他的。


第八个家:怪兽都聚在一起了。

故事开始于一个少年的自白。

一次“脑震荡事件”受伤的汉伟,在母亲斥责班导与几位学生家长之后,开始被同学排挤。原以为这段不愉快的回忆会在国小终止,无奈他上的明星国中也是很多国小同学的首选,于是“脑震荡事件”再次在校园传播,成为人人喊打的“垃圾”。对于“垃圾”的定义,汉伟是这么理解的:在垃圾还未成为垃圾之前,是保有些许价值的物品,利用就会被扔进垃圾桶。直到转学生女神的降临,身为边缘人的俩人,成了密不可分的朋友,随后发展成恋人。

由于女友复杂的家庭背景,遭到父母的反对。母亲甚至哀怨地说道:“不要怨我们,做出这个决定,我们当父母的可是比你还要心痛啊,你不会懂我们有多担心你。”对汉伟而言,这只是包裹着糖衣的暴力。父母为了一劳永逸地让儿子避开女友,不顾儿子的意愿,擅自替他办了转学。这种举动,不禁让汉伟觉得父母的形象逐渐歪曲成两只怪兽。父亲说:“家人是永远不会背叛你的,家人是永远和你站在同一边的人。”

升上与国中有段距离的名不经传高中,以为可以展开新的人生。由于英文科目被挡,父母带着家教冲去学校找葛老师理论,最终还是理亏了,汉伟再次被孤立,开始自暴自弃。

第二部分是汉伟母亲的自白。

她是一位传统的女性,主张男主外,女主内。她说,她来自“旧世界”。对于现代频频宣导的“女性自主”、晚婚、离婚、不婚或是职业女性,更是嗤之以鼻,甚至称之为“新世界”。

旧世界的教育方针,就是尽可能严谨地筛选所有包含有害内容的资讯,让小孩再好无污染的环境下成长。然而,汉伟的母亲认为新世界的父母不懂得身为父母的义务,导致其小孩荼毒了汉伟。尽管她想尽办法保护汉伟,最终亦是徒劳。面对儿子的埋怨与不理解,她认为他是被新世界残害的牺牲品。

看着汉伟日渐堕落,母亲觉得她辛辛苦苦经营的一切被毁了,那不是汉伟的错,也不错她的错。最后的结论,竟然是她控制不了的学校的错。对,她认为是学校毁了汉伟,甚至觉得学校的一体使用规则并不适合儿子,毕竟小孩在学校的时间很长,人格特质的塑形打本份都是在学校完成的。孩子的变异,是老师的严重失职。

看到这神经质的母亲,我也无言了。

第三部分是葛老师的自白。

葛老师的无奈,源自于手机的诞生,通讯软体的推出,家长随时找老师商讨孩子的事宜,而失去了应有的私生活。家长以为认为孩子是他们的全部,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势必要与家长配合,教导出优秀的学生。但是,老师并不是为了学生而存在的啊!?

对于汉伟在班级里的表现,葛老师尝试找了几个同学,试着去了解他的内心。无奈得到的结果却是,汉伟似乎很想得到关注,频频提起他国小和国中被霸凌的往事,让人觉得他沉浸在悲剧小英雄的幻想里。至于汉伟的交际技巧就不予置评了,总的来说,并非真心交朋友。

现代社会对于老师的职业需求,除了专业的授业能力。协助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外,还得照顾学生的心理健康,关心他们的家庭状况,建立好家长与学校间良好的沟通桥梁等等,其中一个环节出了差池,庞大的责任立即掉了下来。少子化所衍生的负面效应,制造出自以为是的学生与刁钻的家长。

时代的更替,教养出不同价值观的家长与学生。当初“不问是非,先道歉再说”的解决矛盾的方式,被抨击的很惨烈,说会混要小孩的价值观,教出低自尊的小孩。于是,新一代的教养方式,以保护小孩为出发点,先指责对方的不是。在双方僵持不下的局面下,最终把过错推到老师身上,指责老师的监督不周。

身为家长呢,一味把小孩丢到幼稚园、安亲班、课后辅导班、补习班、才艺班,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外包给不同的外包负责人,觉得只要带小孩出国一趟,定期缴交学杂费,负担才艺项目,便尽了父母的责任。可是,给予孩子生命的是父母,为什么却要强迫外人付出以及教养呢?


不要以为小孩子是欠缺恶意的生物。

小孩子是一种充满恶意的生物,
随着年岁渐增,收到礼教的规训之后,
才学习收敛,或者懂得包装自己的恶意。

小孩子最恐惧的事情:跟别人不一样。

大人好虚伪,有人说小孩长大后会变成大人,我不能接受这样的说辞。
我可不会放任自己成为像你们一样的生物。

家长跟老师,如从前一样和睦的互动不复存在了。


第九个家:高材生的独白。

这是作者的同学的成长故事。她的母亲的教育方式很强势,但女儿成就却如此杰出,让作者的内心不免有些冲突,或许高压教育还是可能见效的?但同学却笑着回答:“你怎么会误解我目前的成就就是我母亲的功劳呢?我现在可以告诉你,假设我妈采取更柔软、更有弹性的教育理念,我的发展很可能比现在更好。”

母亲是个优秀的女性,对自己的人生充满抱负,但在工作与家庭的两难上,她顺从社会的期待选择了后者。对于两个女儿的教育,她可是一点也不松懈,只有一个简单的出发点:不希望小孩重蹈自己的覆彻。她拟定了一套很有系统的学习模式,只要比同龄的小孩更早接触指定科目,耳濡目染之下绝对会有很出色的回馈。

母亲赏罚分明,可是她两极化的情绪,让女儿成了一个非常好胜、得失心很重的人;由于长期与喜怒无常的母亲相处,她变得很敏感,擅长察言观色。母亲很常藉由别人作为例子来激励女儿,但却令女儿感觉母亲只是觉得“你不够好”。母亲很擅长给小孩创造一个美丽的蓝图,两个女儿唯有顺从。

虽然顺从从来不是母亲最渴望的亲子关系,但如果女儿们可以避开抗拒所附带而来的冗长的唠叨欲碎念,何乐而不为呢?久而久之,顺从成了姐妹俩最明智的选择。母亲甚至表明她不喜欢虎妈那套高压教育的方法,会损及小孩的独立与自主;她想成为开明的妈妈。可是,她从未察觉自己已走上类似虎妈的路了。

女儿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些意见。可是,母亲认为不必认真聆听孩子的意见,做父母的已经符合“民主”的条件了。对于“成功”的定义,母亲觉得就是学术上、职业上取得稳定、可供辨识的成就。至于美感、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生活中那些琐碎而美好的小事,简直是浪费时间。然而,母亲没想过开发过度的后果:小孩自主学习的乐趣被剥夺了。

“我们服膺一套教育方法,往往是因为这方法教出了‘一个’成功的小孩,坦白说,这样的想法其实很空洞。把小孩好的坏的打包成一团,再归因于‘父母的管教’,不仅忽略了其个人特质,也忘了把他所处的环境纳入考量。一样的教育方法,可能打造出一个世俗眼中的成功模范,也可能将一个小孩的天赋摧残殆尽。只是这些小孩的故事没人关心,人们不喜欢失败的例子,只想倾听教育神话。”

母亲的控制欲与对孩子否定的言语,无形中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缺陷,这种伤害也会伴随着他们一生,抹灭不去。


小孩,都是独一无二的。

真正打击到小孩的,是成绩本身呢?。
还是家长们看待小孩成绩的评价与目光?

小孩不是满足家长欲望、想象的容器,或者是载体。
也不是粘土,任由家长恣意妄为地往自己喜爱的方向捏来揉去。

小孩子有自己的生命,他们属于自己,
不是家长或任何人的所有物。
按这里继续 »

Sunday, June 21, 2020

《我们不结婚,好吗》21/06/2020

我记得大学时期,我阅读过《我们不结婚,好吗》这网络小说。毕竟时隔太久了,只记得还蛮好看的。

机缘巧合之下,几年前在书展中买了这本小说,搁置到现在才重拾那时的感动。


《我们不结婚,好吗》

我只是,想在你难过的时候陪着你,陪着一颗难过的心。

幸福就是一个人愿意替你做任何事,却永远不让你发现他的辛苦;幸福就是一方无心的付出与一方真心的感触。

幸福就是你在我身边,你的心也在我身边。

孤单陪伴着孤单,感觉的还是孤单。

如果某一个人无声地在你心里留下影子,你会是时时想起他,时时说到他,那是爱情的第一步,酸酸的,酸到有点苦,但你会努力的找出纳甜蜜的部分。

给你我自己,是因为在你心里,我听见幸福的声音。

爱情的世界里有晴天,当然也会下起雨来。

我在我和你的世界里,看见了无数的颜色。

思念并不甜,然而,我却那么远,虽然你不在我身边,但你的爱,真的在我心里面。

没有你,我的无助像滚雪球一般......

《我们不结婚,好吗》

迷惘、感动与思念同时存在,表示爱情来了。

爱,是把那扇属于你的门打开。

幸福,是我无时无刻不系着你,即使你不在我身边。

如果肯定的答案难给,那么,我需要否定的答案。

失恋的时候数花瓣,是一种最棒的自欺欺人的方法。

两个人在一起,连不愉快的情景,也都会是往后的回忆。

你的幸福,会遗落在你每一个踌躇之间。

我的以为,变成了他的负荷,而负荷,又变成等待,而等待,又变成沉痛,最后,沉痛变成了伤害。
按这里继续 »

果然有酵 Cio @ Ipoh 21/06/2020

自从果然有酵搬离Ipoh Parade,搬迁至位于Greentown的某一栋独立式建筑之后,我们已经很久没畅饮酵素饮料了。提过无数次想去光顾,却一直以各种理由而搁置了。

过了长达三个月严谨的行动管制令,果然有酵总算开放堂食啦!这次的Cio体验对于我们而言,也算是一桩新鲜事。除了一如既往美味的酵素饮料之外,还可以尝试最新推出的食物哦,当中有几道还是含有酵素成分的呢!还蛮期待的~


果然有酵

虽然现在是复原行管期,但依旧得跟随政府拟定的SOP。进入餐厅之后,老板娘示意我们自行使用他们提供的搓手液、测量温度,并写下相关资料。

一切妥当之后,就可以到柜台点餐咯,老板娘很热心地向我们一一介绍他们推荐的主食。


果然有酵
墙壁上挂满美味的主食供以参考

既然是推荐菜单中排行第一,又是唯一含有酵素的饭类主食套餐,我不假思索的点了下去。至于一向素食主义的我的他,担心其它面食包含肉类,唯有点了较为保险的三文治,另外点了一杯酵素饮料。

酵卤饭套餐 Braised Pork Rice Set + 苹果酵素饮 Apple Fermented Drink U+2192.svg RM8.50
真的好吃!
百香果酵素饮 Passion Fruit Fermented Drink U+2192.svg RM7.80
紫薯鸡蛋三文治 Sandwich with Purple Potatoes and Eggs U+2192.svg RM4.90
按这里继续 »

Friday, June 19, 2020

《真情书》19/06/2020

由四个短篇故事里的四个主人公相互牵连,组合而成的一本小说。一些的就是我从这四个故事中,整理出来的句子。

《真情书》

1.十九号的月亮

人生就像一颗巧克力,
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口味。

人遇上任何事情都要心平气和地面对,
不管它有多么让你不高兴或是难过。

爱,绝不仅仅是接受对方所给的关注,
更需要为爱付出,需要彼此在乎。

你的命只能你自己活。
而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你自己决定的。

那是一种陌生的熟悉感,还是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很难想象你有多爱这个女人,
但她已经不是你的女朋友了,
两年之后,我们还可以问候,
只是这种问候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


2.渴爱

回忆,意思就是回到记忆里。
而记忆是用生命写下的,所以生命就等于是记忆了吗?不,这是不对的。
因为记忆可以重来,可以存取,可以不断地被读取和翻阅。
但生命不能重来。

我喜欢“注定”这个隐形的圈圈,
好多好多人因为这个圈圈而被圈在一起永远不分离呀!

女人的青春可以用来浪费在相爱相守上,
甚至是痴痴地等待谁的回眸一笑,
但绝不是用来满足谁的私人想法。

有时候,
人生中那些逝去的就是失去的了,
回不来的就是回不来了。
卒仔一旦过了河,
就再也无法回头了。
爱情也是。

人生就是故事,
而故事有起端便有结局,
这是必然的演进,
就像一本书有始页便有终章一般。

每个人都是渴爱的。


《真情书》

3.情签

遇见你的那一刻,
我的毁灭与重生也同时在进行着。
毁灭的是原本我所拥有的那个完全的自己,
重生的是我渴望与你相恋的那个自己。

人啊,好喜欢对事情下定论。
用类似个烟火经典名句的文法,对自己或是根本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做一个人生的造句。

人都自以为聪明,却不停地在犯错。

人一生总会遇上一个最爱的人,他叫作甲,
和另一个自己喜爱的人,他叫作乙。
而可惜的是,甲跟乙,很少会是同一个人。

虽然我在你面前的存在并不卑微,
但比起照亮我的你,
我的光芒就像星光一样微弱,引不起你的轻轻一瞥。

感情里,勇敢好难。
不勇敢,也好难。

简单一点好啊,
人生干嘛活得那么复杂呢?

喜欢一个人太久,
却没有结果的话,
是真的会感到寂寞的。

想通了,随时都能,重新开始。

勇敢好难,
勇敢去对自己喜欢的人说一声我喜欢你更难。
在感情交错的过程中,
单方面的付出最后大都只能得到遗憾。

孩子时总是单纯无知的,
在爱情里的孩子更是单纯无知。

你不是我的那个刚好的人,
我也不是你的刚好的人。
所以世上最美丽的巧合,与我们无关。

过去的我也过去了,过去的你也过去了。
那些我没有去争取或追求的过去,都过去了。

你的人生少了我,也不会完美的。


4.痕迹

我并没有对爱情绝望,
我期待爱情可以带我走,
去哪儿都可以。

失败的恋情会让自己很快地长大。

恋爱不是决斗,
不是赢了的人就能决定什么,
也不是输了就失去什么。

改变是为了更相爱的话,那么我很乐意。

如果我就是自己,而自己又是我,那为什么......
我不觉得认识自己呢?

在你面前,我像个赤裸的女子。
在镜子里,我看见一个孩子。

不是不相信,是很想相信,但很难相信。

这就是人生啊!
每个人都在上一段故事里觉得应该就这样了,
殊不知那其实只是下一段故事的序曲而已。

每个人都是渴爱的,
渴望真挚的爱情,
渴望有一天能遇见某个人,
不再需要为对方改变什么,
双方只要一个眼神的交换,
便愿意携手远走天涯。
按这里继续 »

Thursday, June 18, 2020

《六弄咖啡馆》18/06/2020

吴子云(藤井树)是其中一位我欣赏的台湾网络作家,也拜读过不少他的作品。《六弄咖啡馆》是好几年前的同名电影上映时,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而买下的,也在多年后的今天,才把它阅读完毕。

是故事过于简单易懂,还是我不再像以前一样爱发少女梦了吗?依旧是吴子云擅长的校园青春故事,但这一次我竟然一口气就看完了,而且感触不像以前那样深,毕竟已经不是少女心了。只是,故事的转折点竟然伏笔在尾声,有点小震撼。


《六弄咖啡馆》与剧照明信片
简介

小说里,依旧有些金句与人生哲理: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特别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有转折,那是比咖啡杯种类还要复杂的。

梦想总是每天催促着我从一成不变的昏迷生活中醒过来。

因为这段过程中的每一秒,都像是千年的等待一样。

希望,我永远都不会在你的生命中缺席。

心里的烟火秀,为何不那么寻览夺目?

Goodbye, President. Goodbye, FBI.
再见了,梦想。

当我看着她的侧脸时,我的人在这个空间,而“我双眼里的视界”,又是另一个世界。那感觉就像是全世界只有你熟悉这张侧脸,而这张侧脸只存在你的眼睛里,却不存在于你的世界。

你是否记得,你曾经对你生命中那张熟悉的侧脸,倾诉过什么?

那种看着一个人的侧脸,然后把想说的话在心里说了一遍的感觉,虽然无声,虽然孤独得只有自己知道,但真的很真实。

距离永远是浇熄爱情的第一盆冷水。

距离真的是一种问题,它就像不定时炸弹。如果这是刚好出现一个人陪伴他、开导他、安慰他,这炸弹就等于上了引信,爆与不爆好像都要听天由命了。

她说她的观念和我本来就不一样,是的,本来不一样。我追求的是真挚的爱情,虽然其中会很辛苦;而她要的是现实的浪漫,欢快的时候有人分享,寂寞的时候有人陪伴。

男生不会说话不是错,但说错话就是大错。

失去了你的日子里,就像天空里没有了太阳,我辜负了你的希望,我不能再像从前那样过得好。失去了心爱的你,我已经没有理由,再回到这个城市。

人生的难关,不是放弃生命就会通过的。

或许人生有很多弄,但再见世界,不包括其中。

真挚的爱情与现时的浪漫

或许,电影会带些不一样的感受吧?有机会再找找咯。

P/s:自杀,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按这里继续 »

Wednesday, June 17, 2020

《真的假的啊?》16/06/2020

这现实与虚幻,有几分真,几分假呢?有人会在乎吗?或许,我们只愿意相信我们想相信的吧?

《真的假的啊?》
对啊,世界对我们一视同仁,为什么人类却自我分类了?
父母想要什么啊?
我相信!
按这里继续 »

《拥抱》16/06/2020

这是一本很温暖的绘本,鼓励我们学习拥抱的力量,发扬爱的表现。

《拥抱》与附赠的海报
今天的我们拥抱了吗?
不管多么困难,我们总可以找到最合适的拥抱。
甜蜜拥抱后,再一起翱翔天际吧!
可爱的封底
按这里继续 »

Tuesday, June 16, 2020

《走向春天的下午》16/06/2020

这是一个透过一段旅程来思念友人,也领悟不少人生的小故事。

《走向春天的下午》
永远不要低估对小孩的伤害,他们的伤痛可能是一辈子的。
有些人在最难过的时候还是会
努力带给别人快乐
这是典型的小丑人生吗?
成长的烦恼
按这里继续 »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