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20, 2020

《绝歌:日本神户连续儿童杀伤事件》20/05/2020

在Facebook看过一段影片,讲述日本神户发生的骇人儿童杀伤事件,而且行凶手法血腥残忍,更署名“酒鬼蔷薇圣斗”寄送挑战信挑衅警方。但最令人咋舌的,犯人当时年仅十四岁,是日本年龄最小的杀人犯,继而震惊社会,引起恐慌,开始审视是家庭因素,还是制式化的教育出了差错。

由于日本法律对青少年的管制与保护,在审讯过程与媒体报道都禁止提及其姓名,仅用“少年A”作为代号。“少年A”也在七年之后,停止执行感化教育,重新投入社会,变成“前少年A”,更在案件发生的十八年后出版自传书,剖白犯案当下的过程与原因。

因当时这自传书引起很大的回响,也出现两极化的立场。其中,心理学家认为这本书足以理解犯人犯案因素与动机,继而阻止相同事件发生。然而,多数人对此做法极为反感,感觉消费被害人家属,造成二度伤害,赚取版权费,并造成更多人效仿,制造更多的不安。因此,此自传书一度成为禁书。

得知这《绝歌:日本神户连续儿童杀伤事件》是本禁书之后,反而引起我的好奇心,更想阅读了。几经辛苦,终于在朋友的帮助下,从台湾买到了!!


《绝歌:日本神户连续儿童杀伤事件》

老实说,这可是我阅读过的书籍中,最让我震憾,也感触良多的一本书。也许,是因为这曾是真实的社会案件吧?

一个长期感受被冷落,沉浸在无数幻想中,进而衍生反社会人格,以博取别人眼球的精神病患者。这是很多人对于前少年A的印象。

看着前少年A在多年后的自诉,专家在他的精神鉴定书上,悠悠地写上看似专业的结论与评估,与他自己内心深处的自白,实在是天壤之别。或许在我们看来最能剖白人类心理学的知识,也不能得到完美且无漏洞的解释。毕竟我们并不是当事人,怎能完全了解其心理层面呢?这,就是最复杂的心理学。

只是没想到,经历过外婆与爱犬的逝去,前少年A只用了八个月的时间,慢慢地把内心的阴暗面激发出来,思想扭曲地觉得,只要把伸手不可及的死亡任意地操控在自己手上,就可得到无限的快感,进而引发令人痛心疾首的杀人事件。


自述

书中只是钜细靡遗地描述前少年A对第一只猫咪下手的过程与猫咪的死状,并没多加描述伤人与杀人的过程。但在前少年A犯案后,异常冷静的行为举止确实令人瞠目咋舌,竟然还可以仔细地清洗被害人的头部,再对其做些猥亵事物,之后将其放在校门口中央,无疑极其变态!

《绝歌》实在是一本令人内心纠结的读物,让读者很难以最客观的心情与立场去看待作者的叙述。这就是为何让外界备受争议,担心引发更多悲剧的衍生吧?

想阅读这本书的话,前提得是个内心强大且自律的人才行。内心不够坚定,容易被各种思绪影响的人,往往会被这恶魔行为所牵引,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前少年A也提及,即使在犯罪时所牵扯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最后也不足以抵挡犯案时的快感,走火入魔。这就是人性中的贪婪吧?贪图某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感,即使是件多荒谬的错事,也可包装成神圣的模样,以减少内心的罪恶感。

“即使如此,还是得背着罪孽活下去。”

这是许多人希望前少年A能够活着赎罪的想法。虽然我还是有点犹豫,前少年A经过精神治疗后,能否完全觉悟并痛改前非。毕竟,在他变邪恶时的扭曲想法是在童年时期根深蒂固。

不禁让人担忧,前少年A是否会像山地悠纪夫一样,会继续犯下滔天大罪呢?顺带一提,山地悠纪夫事件是在前少年A杀伤事件发生的三年后。于2000年,当时十六岁的山地悠纪夫弑母而进入中等少年院,出来之后再度误入歧途,继而奸杀一对姐妹花,最后更落得被判死刑的下场。后来前少年A事件和此事件更被众人大肆比较,让人怀疑少年院里的犯人真的能够被感化吗?

这个就不得而知了,但我宁可相信前少年A在书里描述的社会生活,他是真的痛改前非,想要好好赎罪,以回馈社会。这样天真幼稚的想法,只因为相信人性本善。正面的想法带来正面的影响,这样不是很好吗?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