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22, 2024

《疗愈陷阱》22/08/2024

但他们究竟得到什么?
这些承诺,往往都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 吴洛缨 ~

这些层层叠叠、不容易看清的,正是人生无法逃脱的困境。
而唯有看懂困境,才可能找到真正的出路。
~ 邓惠文 ~

观赏完影集《我愿意》之后依然意犹未尽,实在太令人着迷啦,几乎成了本生老师的信徒。当得知编剧吴洛缨与精神科医师邓惠文联手出版名为《疗愈陷阱》一书,透过互相提问的访谈,以剧中角色性格与行为加以剖析,探讨从社会文化到深层心理的生命议题,终于等到稍微打折时才狠下心来入手。里头还随书附上一套六张的《写字成瘾习字笺》,但愿字笺上的文字能够治愈需要救赎的心灵。

《疗愈陷阱》

第1部:人生本来就很难,要“我愿意”为哪般?
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在寻求自我价值的同时总会有心灵脆弱、难以承受空虚与焦虑的时候,而每个人应对的方式都不一样。但无可否认的,大多数人都渴望他人的倾听与帮助,这无疑会让打着“心灵成长团体”名号的新兴团体有机可乘,营造理想的版图,让原本就不堪一击的人们更加深陷泥潭。

其实人们并不是不会处理问题,人生道理也懂不少,只是到真正要实践并被迫取舍时,开始犹豫了。只要遇到某个人能够说出他想听的,他就容易接受,否则尽是徒然。如邓医师所说,人们寻求帮助的多是自己相信的辅导者,而他们的话语不免含有权威感。然而,专业辅导者也会期待对方因自己的建议而“好转”,甚至不自觉地要人家符合他的期待。若辅导者不反省觉察而强迫对方接受,这是很危险的。

当辅导者与被辅导者的关系存在于父母与孩子之间,尤其是东方社会,更容易显现令人窒息的主导权与控制欲。从以往的父权社会,再到如今看似男女平等的社会,缺乏包容的社会依旧对女性过于苛刻,导致女性无从选择和必然的矛盾,随即控制孩子。她们之所以变成没有办法给孩子空间的母亲,也许是因为世界没有给她们空间,这是一个因果。

书中提及亲子关系令我十分有感,孩子对于自己的成长感到迷茫,有时候会刻意瞒着父母去完成一些类似成年礼的事,因为多半这样的事情都是带着有禁忌性,甚至有生命危险。但有时候不需要刻意去做,成长的瞬间会快到你来不及阻拦。最触动我的一句话是:“有时孩子看起来让母亲觉得'我们关系很好',是孩子努力让大人安心,大人不能太掉以轻心。” 是啊,我们自小都努力扮演“好孩子”的角色,拼命讨好大人,满足他们对“好孩子”的期许。看似努力变更好的同时,其实都有一颗疲惫不堪的心。父母常说服自己说:“我们得放手了。” 可又有哪对父母真的彻底放手了呢?


助人克服困难,发展其自我,
并不等于要别人活成辅导者理想中的样子。

幸福是主观,也是参与者之间的共识,极端的自恃者,
不因他者调整的,很难感觉幸福。

你无法选择你的家人,你只能接受,
然后尽力抹平家庭带来的冲突。

我们对父母在无法抗拒的时候就接受了许多,
最后好像会因为这些并无意识的接受,
被迫要付出一些代价。

每个人因为教养方式或其他,
成熟的时间不一样。

孩子不应太需要去“照顾”大人的感觉,
太早熟的孩子,
有时是因为大人无法给他们更多,变得很擅长不让人担心,
这里面付出的代价可能很大。

所属、归属、关爱,与成长独立,
是一连串的交错心理丛结,
没有标准方程式,没有同样的解答。

人在经历这样的创伤后,要怎样与未来的生命相处……
这样的事,有可能“过去”吗?

人生像个循环不出的迷障,甚至自己都无能力解释。

偶像往往是众人内心理想形象的傀儡。
人们供养偶像,样的不是另一个人,
而是自己的梦。

每一个愿意的背后,都藏着一个不愿意。

奔向什么不重要,
只要是往离开现在的方向跑,都值得尝试,
这是绝望之人的最后希望。


第2部:当失意人遇见那句“我懂你”
比起以往的社会,如今的社会变得更多元、多彩多姿,人们较为富裕。当所有东西逐渐变成商品,在大家的攀比心作祟下,不得不开始随波逐流追随别人的脚步,只为了想变得跟别人一样,因此也变得很疲惫。失意人多半需要关注、陪伴与疗愈救赎的地方,只要遇到某个人或团体愿意花时间陪伴、倾听、给予意见与肯定,有种得到心灵安顿的感觉,触碰到在意的核心,基本上就会自然把时间和精力依附在这里。

在不涉及任何个人利益的情况下去开导失意人,固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倘若一切都相反呢?这还是正当的依附关系吗?不要忘了,充满神秘感的对方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看似能够把你看透且你对他心悦诚服的凡人,也会怀着欲望和私心,谋求个人利益。成为失意人依附的人上人,也只想证明自己的存在,满足自己想要操控别人的心,仅此而已。

在另一种层面来说,人进入某些团体,不是因为某种痛苦,就是因为缺乏某种“意义”。那是在全然无知里,探索自己的可能和因果。即使是家境富裕、不愁吃穿的人们,也会因为无所追求而感到迷失。他们会去追求形而上、灵性之类的问题,有时也是对现实事物的一种逃避。


投身此处的人并不是愚昧,而是疲惫。

多重价值带来自我的矛盾,
每个人都有权快乐,但太多人不知道怎样才会快乐。

渴望知道生命的本质,才是背后推力。

面对自然的无常,衍生宗教;
面对人的无餍,产生文化和法律;
面对自己的无力与彷徨,产生依附与感情。

因为转念,就有了转机。

所有的疗愈,都牵涉到这种抚慰心灵和转念的艺术。

我们都渴望被了解,所以各种心理测验的游戏这么盛行,
有趣的是常常出现的答案都符合你的期待,
然后带着一种“好准好准”的满足感,
但总有一些自己觉察不到的部分,或者从来没有意识过的角度吧。

关于“我是谁”这件事,随着每一天的变化,答案始终在流动吧!

对于自己将被遗忘、消失,恐惧万分。
这就是灵性议题引起人们注意的时机。

缺乏意义,也是一种匮乏。

没有一个人能逃脱得了匮乏感和无力感,这是生命的有限性。

人们常把这些形而上的概念弄得很形而下,
不管怎样都还是落入凡俗的结构,
以便满足心理的需求。

《疗愈陷阱》

第3部:是成长独立?还是永远依赖?
有些闭锁式的庇护团体声称提供心灵疗愈或心理治疗,书中的邓惠文医师道出身心灵团体与专业心理治疗师区别:团体根据对方的心理需求,直接给予安慰性质的满足,让自己变成对方依赖或崇拜的对象,渐渐成瘾般地离不开这个假世界;专业心理治疗师协助了解自我的心理历程与奥秘,正视内心的空虚感,彻底认识产生空虚感的自我,发展自主的力量。这点我是认同的,在我们寻求自我价值的路上必定会遇上一些障碍,但这不是依赖别人替我们选择的理由,自己想走怎样的路还是自己最清楚吧?别人替我们思考、替我们决定、管理我们的身心健康固然很理想,但最后经历的还是自己啊。稍微沉淀是可以的,但还是得勇敢正视自身和现实的真相吧!

书中提及助人者或治疗者在帮助人时的窘境,我非常认同。在协助关系中,无可避免地会扰动人心原始的情感,被协助者容易把协助者理想化,认为自己的问题可以随即迎刃而解,此后过上幸福的日子。助人者欲助人的心是值得赞扬的,但往往不懂得“界线”和“节制”,不清楚该拿捏到什么程度才算是不过度介入或主导,可以解决他人的问题,又可以助人成长。如果事情往正向发展的话,自己出手搭救以及助人长出力量的同时,不但快速、有成就感,还可以获得对方的感激与仰慕;否则无形中让协助者产生压力,他们不但得分担无望感,耗费自己的时间,一起在黑暗中摸索,还常常被质疑或成为出气筒,真是吃力不讨好啊。

我们常被某些断章取义的文章或“心灵毒鸡汤”误导,认为释放强烈情绪、黑暗想法、本能需求等“脆弱”面就是“感性”的真实表现,是有价值的;因应不同场合与身份展现的情绪与行为被视为“理性”,被贬低为算计与压抑,是社会人的虚假面具。然而,每个人都应该有对外的社会人格以及深藏内心的阴影,这是一个社会人健康的心理功能。

倘若在团体里跟随别人过度展现自己的感性与脆弱,这种近似集体催眠所激发的,未必是个人的真实体验。这加调节的宣泄也使得一个人的自我管理不断被否定,一直被要求释放脆弱和负面的“内在”,他的心理功能就会被片面想法和情绪宰制,无法调节统整。之后将逐渐陷入自我怀疑、判断力瓦解,就会接受原本不一定会接受的观念。听起来满令人诧异的~


所谓看得住,
就是不把目光移开,能承受直视问题原貌的痛楚。

疗愈而成长,麻醉而依赖,
两者之间其实是不断流动的。

人会把活路走成死路,或者原地绕圈圈而不自知。

人们透过理想化,期待依赖一个完人,
也控制这个完人为己所用。
这样的关系封闭而脱离现实,双方都可能被吞噬。

治疗者的自我节制,算是一门修行。

关联性或因果性,是人类每天乃至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的心理活动。

透过深层理解,即使只是一种感觉,
所建立的关系的确非常亲密,
让人不能,也不愿背弃。

人没有办法操作“无”,却可以对“有”做点什么。

人类的身心,从肌肉锻炼到心理韧性,
有许多现象都展现着这般“受害、毁身、成长”的过程。


第4部:尊重他人的挣扎,不轻易说“我愿意”
我们都在预设着幸福生活的畅想,努力扳成预设的样子,否则就压抑自我。心理学家Carl Gustav Jung指出,“任何一种心智意象都有它的反面”,物极必反,相反的两极往往是同时存在的。勇往直前的时候,必定同时怀有恐惧,这是为了不被危险吞噬。专注于一个目标时,若不能觉察对立面的存在,就容易走火入魔。拼命追求控制,结局就是失控。

这个章节探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也是我们终生在学习的人生课题。每个人都因先天的个性与后天的经历造就如今的生存机制,在互动关系中难以避免遇到碰撞和摩擦,通常都会先抗拒。经过双方冲撞与磨合下而建立互相搭配的运作,不断改变“自我感”而形成某种关系。难以接受任何被否定而采取攻击时,就足以摧毁关系,甚至只能和“全然相同”的人往来,不然就全不往来。因此我们必须保持开放心态,把勇气建立在稳定的自信以及自我认同上,在他人评价与自我目标之间,不断调整自己。

如书中一开始所说,每个“愿意”的背后都有无数个“不愿意”。每个人都有“自恋”的一面,这与自恋型人格不一样。自恋是疼惜自己,自恋型人格则是自我完美感,不容他人忽视、否认或扭曲自己的想法。谁也不愿意经历生活中的不如意,让自己受苦,但当无法面对自己的渺小和无力、无法承担行为的后果,或无法承担人生某些必然的时候,他们宁可相信别人眼中是一种幻象或是一种解读,都是因为符合他们内心的自恋需求。把决定权交给他人不是愚昧、迷信或盲从可以解释的,也不是一句“转念”就可以迎刃而解,而是要培养出承担的力量,超越原本心理人格的极限。


无论如何,必要对自己好奇,
心理探索才会真正开始。

人都有自我安顿的寻求,
但每个人要走的路径极不相同。

自保的程度太极端,就会造成关系的困难。

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并不容易具备,
也不是每个人都想要具备。

具有自我稳定、内外界线、缓冲磨合地带,
才有机会在亲密关系这种本质上“低控制感”的东西里创造幸福。

神佛没有俗世的问题,没有什么好逃避。
但人不同,人间这一局,大多数人都输不起。

如果我们能在悲剧里看见自我是如此脆弱,
也许就愿意谦卑地过活。

不看清问题,再怎么走不通的路,
都带着一样的命运,殊途同归。

自恋之所以无法被意识到,因为自恋的产生就是用来遮蔽意识的。

对他人,是理解;
对自己,是觉察。

陪伴者提供的,
是可以让人在绝望与希望中支撑着不掉落,
但也不随便飞向一个幻象,乃至脱离现实。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