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德宮後苑是在太宗(朝鲜王朝第三代王)时代建立而成,为君王及王公贵族的休憩之处。後苑又被称为北苑或禁苑,直到高宗以后才被改称为秘苑。低矮丘陵和山谷尽量保持原来的自然面貌,仅有在需要维护的地方才以人工修复,体现出韩国人对自然的思想境界,是韩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宫中庭园,以其优美的景观和丰富的植物而闻名。
後苑的第一站來到第一个中心庭院——芙蓉亭与芙蓉池,不仅供休息,也是进行教育的比较开放的场所。以四方形莲池的芙蓉池为中心,南面挺立着面向正东的芙蓉亭,像一朵荷花盛开的样子,周围修建了诸多建筑。
芙蓉亭
芙蓉池
鱼浮雕,鱼跃龙门的象征
刚好有只白鹤歇息
芙蓉池旁建有宙合樓和魚水門,宙合樓一带的奎章閣和書香閣等建筑群是王室图书馆。因为阶级的关系,魚水門是王进出宙合樓的入口,而两侧的小绿门则是大臣使用,小门两侧架起翠屏为绿色环保性墙壁。
魚水門和宙合樓
暎花堂是举行过科举考试的场地,王还会亲自到现场监督哦。此外,映花堂外立有一座日晷,是古代用来计量时间的装置。
暎花堂
日晷
透过金馬門,看到几栋没有丹青画饰的简朴建筑,其中比较大的建筑是挂着“寄傲軒”匾额的倚斗阁作为小书斋,紧挨着的韻馨居是宫殿内最小的建筑,是1827年建造的哦。
金馬門
寄傲軒与韻馨居
穿过不老門,看见据说肃宗(朝鲜王朝第十九代王)于1629年在莲池中修筑了小岛和亭子,但现在已经看不到小岛了。肃宗表示“莲花是出污泥而不染、 所以包含着君子的美德”,因此凉亭被命名为愛蓮亭。
不老門
愛蓮池与愛蓮亭
後苑里最晚修建的地方就是观缆池,从原本的三个方形或圆形的池塘,变成日本侵占时期改造成一个弧形的池塘。
以池塘为中心,周围建有重檐的六角形的尊德亭、扇形的觀纜亭,觀纜亭对面的胜在亭以及西边坡上有长条式屋檐的砭愚榭。砭愚榭原本是与附属建筑相连、 但现在随着附属建筑的消失而变成孤立的建筑了。尊德亭相信是仁祖(朝鲜王朝第十六代王)于 1644年修建的,是这四个亭子中最古老的,而观缆亭和胜在亭大概是19世纪后半至20世纪初才修建。
觀纜亭
尊德亭
砭愚榭
经过太一門来到演慶堂,這裏是孝明世子在1828年为了给父亲纯祖(朝鲜王朝第二十三代王)上奏尊号的仪式而建造的,但现在的演慶堂推测是高宗(朝鲜王朝第二十六代王)于1865年新建,多用于为接见外国使节而举行宴会的地方。
演慶堂是模仿士大夫的居所,所以以正房和内屋为中心修建了没漆丹青的建筑。建筑的外观虽然采用了完全分开的结构,但内部是连接的,非常独特。善香齋是使用清朝风格砖石的书斋,内屋后边是厨房。
太一門
演慶堂
善香齋
長樂門
回到刚才入口的区域,是两道非常韩式的宫墙。现在还算是初秋,枫叶也比往年的秋季来得晚转红,不然应该会更漂亮。
宫墙
😏
银杏也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