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5, 2024

《境遇》25/12/2024

绘本作家高仓阳子是县议会议员高仓正纪的妻子,结婚十年,育有一个五岁的儿子裕太。高仓阳子因绘本作品《蓝天缎带》在第五回日本绘本大奖新人奖而声名大噪,但并不是她自己参赛的,而是议员后援会的会长后藤良隆的太太后藤道代替她报名参赛。高仓家与后藤家是世交,原本打算撮合正纪与女儿亚纪的联姻,岂料当初正纪带了阳子回家说要娶她。由于阳子自小在孤儿院长大,后来被里田家领养,婆家自然不喜欢身世模糊,又不能为从政的家庭带来好处的阳子。

让阳子更加愧疚的是,《蓝天缎带》的故事灵感来自于同样成长于孤儿院的好朋友相田晴美的身世,靠着这故事获奖实属令人心虚。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参赛的目的,那是为了替丈夫的选举造势,毕竟半年前的他曾因疑似收受非法政治献金而接受过调查,声望大受打击。没想到儿子裕太被绑架,被威胁要把真相公诸于世才会放人。那到底,是什么事的真相呢?

毫无头绪的阳子在无法报警求助之下,找上身为报社记者的晴美。当初晴美当上记者就是为了找出自己与阳子的亲生父母,没想到现在竟然要调查政客企图隐瞒的事情。


《境遇》

绑匪在威胁信上提及“枞树町谋杀案”,阳子寻线调查了一天,略略猜测自己是杀人犯的女儿,而最近看见形迹可疑的女人是自己的母亲桥本弥生。于是,阳子按照指示在电视直播节目里公开自己的身份。节目结束,儿子真的被带回来了。但也揭发了这一切都是晴美的阴谋。

晴美之前替自己与养子寻亲时发现阳子应该是杀人犯的女儿,而自己是被害者的女儿。她嫉妒加害者家属竟然过得比被害者家属好,她觉得这世界太不公平了,于是想要毁掉加害者家属安逸的人生。但在两人争锋相对的时候,桥本弥生出现并告知实情。原来晴美才是杀人犯的女儿,而阳子与这件事完全无关。


既然有因为境遇而形成坚强羁绊的例子,
自然也有因为境遇而无法结合的情形吧。

我们两人之所以成为好朋友,是因为有相同的境遇吗?

拥有相同境遇的两个人相遇的确是命运。
按这里继续 »

Sunday, December 22, 2024

《望乡》22/12/2024

凑佳苗的《望乡》由六个小故事组合而成,以白纲岛作为每个故事主人公的故乡,讲述关于自己与家人的人生故事。

橘子花
离家二十五年的姐姐终于回来参加白纲岛市易名典礼,她已是知名的作家桂木笙子,名成利就。妹妹一直以为姐姐讨厌乡下生活,非常向往东京那样的大城市生活,不惜偷拿了家里的钱,跟一个认识不久的男人私奔,抛下母亲和自己,为家里增添污名。妹妹不满姐姐独自离家,把照顾失智症母亲的重担交给自己,一辈子只能待在乡下。

在姐姐与初恋情人宫下邦和谈话中所提及的“十五年时效”,妹妹顿时茅塞顿开,猜测姐姐是把那男人解决并埋起来后,假借私奔名义离开故乡。但在失智症母亲不经意的话语中,得知姐姐是为了掩盖母亲的罪行,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借机离开故乡。


只有对和自己立场相同的人,才能产生共鸣吗?

《望乡》

海星星
滨崎洋平的父亲在他四年级时失踪了,但他与母亲一直深信父亲还活着。后来认识了真野大叔,并得到他的照顾,但两母子以为大叔想追求母亲而拒绝往来。多年后,洋平从同学真野美咲那里得知真相。

当年大叔出海捕鱼为生,曾经因为打捞到尸体去报案,结果被误认为凶手而被关了一天,导致无法为太太送终,让他一直懊恼不已。后来因打捞到洋平父亲的尸体后选择丢回海里,让他感觉罪大恶极。为了消除内心的罪恶感,他才接近洋平一家并加以照顾,没想到让母子俩误会。



梦幻乐园
居住在白纲岛的田山梦都子生长在重男轻女的封建家庭,母亲因没生下男孩而一直被奶奶叨念,因此一直过着战战兢兢的生活。就算梦都子自小希望可以到离家不远的东京的梦幻乐园游玩,但母亲因奶奶的威严而不敢带梦都子去。所以梦都子一直视梦幻乐园为自由的象征,非常向往。

一直追求男女平等的梦都子虽然对这样的传统理念感到愤愤不平,但还是尊崇家中长辈的旨意,待在岛上上大学和工作,直到在实习时遇到平川,未婚先孕后离开原生家庭。即使离开原生家庭的束缚,梦都子仿佛掉进另一个婚姻陷阱里,婆婆的想法与态度跟奶奶与母亲很相像,或许生活在乡下的女人都是这样的吧?梦想中的自由到底是怎样的呢?


对梦幻乐园的渴望把我身为人类的某种重要感情燃烧殆尽,
我因此得到的自由也只是幻影。

束缚我的也许是奶奶,但也许不是奶奶。


云丝
来自白纲岛的黑崎宏高(本名为几贝宏高)与母亲和姐姐相依为命,他的童年一点也不开心,在学校一直被霸凌,原因是母亲是刹父亲的凶手。背负着“杀人凶手的儿子”离开故乡在外打拼,努力了七年,终于成了家喻户晓的歌手。时隔七年回到故乡,他依旧不能原谅已出狱的母亲,毕竟是她给予他不愉快的童年。

担心自己的身世被媒体知道,在沉重的压力下,宏高欲跳海自尽。但在自杀未遂后,宏高从姐姐口中得知,母亲是为了保护还在襁褓中的自己,而杀害对家人进行家暴的父亲。



石像十字架
每个人心里都有过不去的坎,无心脱口而出的言语也会无形中成了让人难受的刺。千晶的父亲因工作压力而选择蜗居在家,母亲无法理解而一直要父亲为家庭着想,导致父亲看不开而轻生。后来千晶跟着奶奶回到父亲的故乡白纲岛生活,与被霸凌的惠美成了朋友。

某天,惠美在被欺负的时候,千晶挺身而出保护惠美,却让惠美感到受伤,俩人渐行渐远。


话语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刀子,
但无法分辨哪些话会变成刀子,哪些话不会。
即使现在长大了,也仍然不知道。

即使是充满真心诚意说的话,也因为听的人带着不同的心情,
有时会变成刀子,有时候不会变成刀子。


光的航道
小学老师大崎航极力解决班上发生的霸凌事件,但霸凌加害者的母亲否认孩子过分的行为,还只觉孩子才是受害者。当对方提及自己父亲,并不屑其行为时,勾起了航对父亲的过往与回忆。白纲岛的造船业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半期到八十年代前半期非常蓬勃,造船厂经常举办活动,下水典礼更是一大盛事。原以为终于可以与父母一同参加白纲岛的下水典礼,身为中学教师的父亲也答应了,无奈却在前一天放鸽子。或许学校有重要事务要处理吧?

但在下水典礼当天,航看见父亲与一名中学生参加盛事。难道这比家庭重要吗?航因此在心里埋下心结的种子。事隔多年,航从该名学生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原来该名学生当年被霸凌,还一度想寻短,大崎老师得知并努力查明真相,之后开导他才让事情圆满落幕。航这才了解身为教师的真正意义。


不了解别人痛苦的人,可以用拳头让他们了解。

大海上的船只带着各自的使命在海上航行,
每个人也要活出各自的生命。
就像大海会有暴风雨一样,
人生也会有起伏,
虽然父母或长辈有时候可以助一臂之力,
却无法在所有航路都一路陪伴。
按这里继续 »

Monday, December 16, 2024

《往复书简》16/12/2024

凑佳苗于2011年的作品《往复书简》依旧是以不同人的角度叙述,但这次的是以“信”为主题。角色们纷纷把自己所知道的,以通信的方式与其他人和解;读者则需把所有细节,像是拼拼图一般把它们拼凑起来,这个过程其实还蛮好玩的。

《往复书简》

十年后的毕业文集
高中毕业十年后参加浩一与静香的婚礼,想起以往与静香、阿杏仁和千秋在高中时建立起的友谊。当时的千秋与浩一在一起,但在五年前受伤毁容后就下落不明,浩一也与千秋分手了。

千秋早想与浩一分手,借着受伤毁容而趁机提出分手,也与其他人断了联系。五年后的千秋透过整容改变了面貌,得到远嫁国外的悦子同意,假扮悦子参加婚礼。后来更透过书信联络阿杏与静香,得知当年受伤的原委。


人真是会大惊小怪啊。我们没这么万能的。


二十年后的作业
竹泽真智子老师在二十年前带着班上六个学生,跟丈夫一起去赤松山捡美劳作业要用的落叶。之后到水坝公园吃便当,分成两组玩耍。老师和三个女生在公园打羽毛球,丈夫跟三个男生去河边玩,发生了意外。有位同学掉进河里,丈夫为了救他去世了。竹泽真智子老师于二十年后拜托学生大场敦史跟那六个人见面,并转交信封,然后把现况告诉她,希望那六人没有受到意外的影响,过着幸福的生活。

虽然有些同学看似幸福生活着,但还是隐约能感觉到他们被事件影响了,变得不信任身边的人;有些则明显走不出自责的阴影里,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活着。说到底,也只是年龄与身份造成不同的立场,没有孰对孰错,成长的路上就会开始明白与体谅了。

故事的最后,大场敦史才发现自己论及婚嫁的女友也是六人之一,而且是她拜托老师让自己慢慢找出真相,理解她的过去,接受她的一切,才得以毫无隐瞒地在一起。



要是那个时候怎样怎样就好了。
人生就是不断重复这个念头而累积起来的。

能遇见互相理解的人,是人生无可限量的财产。

人生并不是自己一个人,而是该跟某个人一起构筑的……

十五年后的补习
一向感情不错的情侣永田纯一和谷口万里子,在纯一到落后的P国当国际志工队时开始书信来往。从开始交往迄今,俩人都不再提起十五年前发生的事情,主要原因是万里子失忆了,纯一更加不想提及不愉快的往事。

随着一次又一次的书信,万里子开始恢复尘封已久的记忆。大家一直以为是被霸凌的康孝解决了霸凌者一树,随后自我了断。但万里子逐渐记得是她把打算凌辱自己的一树打死,间接让内疚的康孝自我了断。但事实却是,万里子打死一树后晕倒了,前来救她的纯一为保护万里子而放火,制造康孝报复一树的假象,然后再误导康孝是自己的失误害死了一树。康孝在内疚的情绪下选择轻生。



大人世界的龃龉导致了孩子们的悲剧是事实。

嗅觉是有记忆的呢。
按这里继续 »

Thursday, December 12, 2024

《落日》12/12/2024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装幸福的杯子,
杯子的大小各有不同。
有人的杯子很小,很容易溢出笑容。
杯子很大的人属于累积幸福的类型。

人生并不是只有一条线,而是很多线像绳子一样纠结在一起,
其中有些线并不重要。
有时候为了保护重要的线,必须剪断不重要的线。
而且即使其中有一条线断了,还是有些线牢牢地连在一起,
只是没有意识到而已。

人会死两次,
第一次是肉体的死亡,第二次是连存在都消失的死亡。

日落才会有日出,今天的结束,才能迎接明天的到来。

一宗轰动一时的“笹冢町灭门血案”把社会派新锐导演长谷部香与新晋剧作家甲斐真寻连接起来,凑佳苗以不同的篇章轮流叙述两个主角对于事件主角立石沙良的回忆与想法。 “笹冢町灭门血案”的犯人立石力辉斗对妹妹沙良(当时十八岁)产生杀机,用刀子刺向沙良身上十五处导致死亡。后来深怕父母发现,于是放火把父母一并烧死。

长谷部香幼儿时被母亲关到阳台时,在防火墙另一端的立石沙良成为她心灵支柱。后来长谷部香随母亲搬离笹冢町,便与沙良分开,直到十五年后传来噩耗。对于沙良的不幸,以及报章杂志哗众取宠对此事件的报导,长谷部香一直耿耿于怀,想了解沙良真正的生活与事件发生的真实原因,将其拍成电影,于是找上同样来自笹冢町的甲斐真寻来查明真相。

对于真相一词,长谷部香有着这样的看法:“虽然我不知道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但我认为实际发生的事是事实,在事实的基础上加入了感情就是真相。在法庭审判中只要公开事实就好,否则就无法称为公平,但是,人的行为必定带着感情。正因为必须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在法庭上呈现的必须是真相,但这是真正的真相吗?”


《落日》

真寻透过表哥神池正隆认识了沙良曾经的好友橘逸夏,了解到沙良爱撒谎的个性并非虚假。正隆甚至觉得沙良是因为出于嫉妒,而千方百计想要摧毁在某方面才华洋溢的同学。真寻觉得当年在防火墙另一端的是力辉斗,而不是沙良。长谷部香依旧保持怀疑态度,决定从仍未执行死刑的立石力辉斗下手,想要找出他极力想要隐瞒,而且也实际在审判中成功隐瞒的真相,于是俩人找上替立石力辉斗做精神鉴定和心理咨商的葛城淳和医生。从葛城淳和医生那里得知,力辉斗因从小不被父母宠爱,加上不敌沙良的言语挑衅而动起杀机。

随着探访案发现场与对亡姐的回忆进行拼凑,真寻逐渐得知姐姐离世与“笹冢町灭门血案”的真正原因。这或许就是“了解就得到救赎”吧?


第一天、第一次往往决定了日后的命运

到了终点之后,才知道到底是捷径还是绕远路。

每个人都会和自己以外的人之间有大大小小的隔阂。

否定目前的自己,固然是为了面对真实的自己。

在自己确认事实,深入思考之前,不能轻易赞成或反对。

想了解的欲求成为原动力。

了解可以得到救赎。

有时候了解非但无法得到救赎,还会让情绪无处宣泄,
必须永远带着这份悲伤过日子。
人生无法为尚未发生的事后悔。

因为事发之后才懊悔,所以称为后悔。

实际发生的事是事实,在事实的基础上加入了感情就是真相。

了解之后,才能踏出下一步。

了解未必一定能够得到救赎。
按这里继续 »

Friday, December 06, 2024

《睡在豌豆上》06/12/2024

人类的记忆也像画布一样,
我们在反覆不停地往那张画布上画画。
平淡的日常生活就像淡而无奇的普通作品,
每天都会在画布上画上一层。
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
上层的普通画颜色会逐渐变淡,并慢慢出现皲裂,
而下层曾经浓墨重彩的经典之作便会一点点浮现出来。

安西结衣子有个比自己年长两岁的姐姐安西万佑子。两姐妹性格迥异:体弱多病的万佑子稳重内向;活泼好动的结衣子善于交友,但不阻碍两姐妹的好感情,喜爱阅读的万佑子还时常给妹妹讲童话故事。生活一切看似美好,却在“万佑子姐姐失踪事件”后有所变化。

故事以回忆与现实交叠的叙述方式,以妹妹结衣子的角度出发,形容其在姐姐失踪后所造成的心理创伤。透过外婆遗留下来的“万佑子姐姐失踪事件”笔记,加上不时会想起的儿时回忆片段,故事逐渐被拼凑起来。最令我愤慨的是,妈妈为了找寻姐姐万佑子,从私下暗中调查超市的顾客,后来演变到特地利用猫咪让结衣子以找猫的名义,挨家挨户观察怀疑是诱拐犯的对象的屋内。利用小孩接近疑似诱拐犯的身边,无疑是把她推进火坑。事实证明,结衣子真的差点被性侵犯了。如此疯狂的妈妈真是可恶之极!

找猫为由的行径已被众人得知,毕竟没有谁想被误认为犯人吧?这直接导致结衣子被议论纷纷,遭受校园霸凌。


《睡在豌豆上》

事件发生两年后,万佑子回来了。但凭着以往的记忆以及与眼前人相处的过程,即使父母坚称那是万佑子,但结衣子仍坚信那并不是她认识的万佑子姐姐。心存疑虑地与姐姐共处,结衣子犹如童话故事《豌豆公主》里的公主一般,觉得浑身不舒服,变得多疑,开始胡思乱想,导致失去对家庭的安全感与对姐姐的信任感。她甚至觉得万佑子姐姐只存在于她的幻想中。十三年后的某一天,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失踪前后的万佑子确实不是同一个人,起因竟是因为她俩出世时被名为岸田弘惠的护士故意调包了。而她的目的是为了让姐姐岸田美奈子身体较弱的亲生女儿能够在殷实的家庭里成长,姐妹俩也可以不为医药费发愁。但姐姐岸田美奈子还是知道实情,并诱拐在富裕家庭成长的万佑子。一开始,美奈子希望能够抚养两个女儿,但失去与亲生女儿相处的八年光阴,美奈子逐渐更偏爱亲生女儿,忽略了自己抚养多年的女儿。

深感被冷落的“万佑子”最终决定回到亲生父母身边,以失去所有记忆的“万佑子”与新的家人生活,但同时还要“记起”她所没经历过的八年记忆,即失踪之前的八年记忆。为了融入新家庭,“万佑子”努力表现,希望那些原本应该无条件接受她的真正的亲人能够喜欢她、爱她,为她的归来而感到无比开心,但一切都不如预期。结衣子的一次次试探与外公外婆的怀疑,都让“万佑子”感到无比失望。到底是有血缘关系比较重要,还是没有血缘牵绊的感情比较重要?

最令结衣子最悲愤的是,知情的父母竟然把她蒙在鼓里,隐瞒了十几年,让她觉得自己不是家里的一份子。更令她失望的是,那个曾经这么疼爱自己、相处了六年的姐姐竟然可以狠心地不再与自己联络。那自己多年来付出的感情与思念,到底值得吗?

虽然婴儿调包是老掉牙的故事情节,但凑佳苗着重形容在被调包的受害者在两个家庭里生活的心路历程,确实令人动容。假如我是父母,我又会怎么做呢?孩子无疑是最无助、最无辜的,知道了真相真的承受得了吗?当把被背部压着的豌豆拔掉,真的就解决了吗?


记忆的浓淡,不受时间远近、现在状况的影响。

当一个人非常热情地干一件事的时候,
会让周围的人冷静下来看待他的行为。

人越是执着地想象一种东西,就越容易产生幻觉。

长大之后,任何人都能明白,
人流眼泪可能并不是因为眼前。

悲惨的境遇是没有底线的。

感情这种东西也是不需要理由的。

姐妹,是应该无条件信任对方的伙伴。
只是有血缘关系、只是同一对父母所生,
就能建立起这样的信任吗?

人活在这个世界中,肯定有他活着的意义。
但是,世界上也有很多人从来不会深入思考自己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真的,其实并不存在。

人心中所相信的真正的感情,到底是什么?
按这里继续 »

Tuesday, December 03, 2024

《我是人生整理师》03/12/2024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
需要依靠复杂且紧密连结的群体才得以运作及生存,
落单者将面临死亡风险,
而加入群体产生连结才有生存希望。

死亡是孤独的,
因为它是本身就存在于每个人的生命之中,
每个人的死,
都是一种独自承受、别人无法分担的经验。

从事殡葬业的大师兄负责把遗体从命案现场接走,而本书作者卢拉拉则是负责打扫往生者的住所,清理他们的遗物,透过死亡理解某些在社会不起眼的角落生活的弱势群体与家属的关系、心灵状态、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和健康情形等社会问题。这无疑与《我是遗物整理师》相似,差别只是国家的文化差异而已。

殡葬业者最接近人生百态,也最常接触底层人,包含着孤、老、残、病、弱、疯等情形,并从中领悟到这个社会貌似让每个人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但那机会是给一般的普通人,不是给予处在底层的弱势。既然从起跑线就开始落后了,除非比别人更加努力,否则就离犯罪不远了。欣慰的是,由于长期面对底层人们的生活与困难,卢拉拉与《做工的人》的作者立青一起成立了一个社会企业“友洗社创”,带领一班需要工作但大多不被社会接纳的弱势群体,到死亡现场洗地。这样的社会企业从事的是共性事业,它透过社会创新以及市场机制来调动社会力量,将商业策略最大程度运用于改善人类和环境生存条件,而非为外在的利益相关者谋取最大利益,是值得鼓励与赞赏的。


《我是人生整理师》

现代人因种种原因放弃生育而选择饲养宠物,然而主人突然在家中离世时,从死亡到被发现之前,这期间可能就是宠物最黑暗的时刻,遭受到的恐惧与孤寂是我们无法体会的。有时卢拉拉开门就看到不知陪伴着主人多久的宠物和主人一同前往另一个世界;有的熬到殡葬业者启门之际,从大门逃窜而出,为自由而付出努力而变成流浪动物。

现代人选择独自居住生活,慢慢失去与社会的连结,形成无血缘、无地缘以及无社缘的生活。有甚者尽管与家人同住,有着血缘关系的牵绊,但家庭观念已逐渐淡薄,关系日渐疏远,孤身一人地活在自己的空间里,导致在自己的房内死亡多日后,才因异味等情形被家人发现。这并非特例,而是任何人都可能发生的事情。内心的孤独,究竟得如何解决呢?

我喜欢卢拉拉在最后一章讲述遗物整理师这职业的原始核心,它并非简单的“断、舍、 离”的收纳整理与遗物整理,顺道丢弃了思念的凭借,而是要从委托人的角度出发,以自身专业的建议与技能,陪伴与倾听委托人对家人的思念,舍去生死之间的执念,帮助委托人与心重新开始,让心有个归处。这不禁让我想起前几年的台剧《想见你》里说的“有时候告别式,是为了活着的人办的。”以及近日上映的港产片《破·地狱》提及的“生人都要破地狱嘅,生人都有好多地狱。”的话语。逝者已矣,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为活着的人走出伤痛的阴霾,或许仪式就是其中一种自疗的方式吧?


孤独,有时会压垮一个人。

他想不开是他的命,我遇到这些事是我的运。

明白自己所失去,才知原是富足,
既然已成事实,就坦然面对,
却有多少人遇到困难不是解决,而是埋怨与逃避。

破镜,岂能重圆?

为了弥补遗憾,却掏空了自己的一切。

有时禁忌是因无知而诞生。

人是脆弱的,生命,被几颗子弹终结,
愤怒是可怕的,一时气愤让数人殡天。

活着,就是一种高难度的挑战。

面对死亡,要承受的是悲伤;
面对病毒,要用勇气去承担。

活在这现实的地狱,迎接他的,必是天堂。

死亡或许是个解脱,也可能是另一个不幸的开端。

睡眠是最接近死亡的过程,
梦,是另一个世界的展现。

当看不到希望,愿望也无法成就时,
人生,还有什么可以依靠?

生存,就是种挑战。

为了生存,犯罪只是为了活下去的另一条路。

有时这世界因为我们对这些需要帮助的弱势冷漠以待,
从而创造出一个为了生存而不得不走上犯罪道路的人。

开门带给它生的希望,关门却让它等待死亡。

环境可以变得整洁,人性却难以回到最初。

活在人间,是活在人之间才叫做人间。
如果和人失去了连结,是活着?还是死亡?

人,却遗忘其存在,直到臭味传出才被提醒,
是家人忽视,还是自我隔绝?

所谓的孤独,
是外在的表象,还是内心所建立的寂寞光景?

怠惰的开始,是死亡的起源。

或许是答案,或许,是让自己好过的理由。

家人最后挂念的,竟只是亡者遗留的财物。

所谓的家人,
少了彼此间情感的羁绊,比陌生人还不如。

为了心中的安适,却在别人心中惊起波澜。

习惯,是最好的克服方式。

有限的一生,体会着高低起伏,
在跌宕过程中明了,快乐不是绝对,
幸福,不是永远。

出生,即迈向死亡。

绝望,比任何疾病都还要可怕。

爱心、善心、热心,成了对方的别有用心。

付出,别人不认为你是好人,
只认为你是可以欺负的人,成为其满足私欲的对象。

存在是美好?或是醉生、梦死?
或许在梦中,才有着更为真实温馨的生活。

多一些同理,让不幸不再被复制。

不是沉溺于过往,而是让心有个可以沉淀的地方。

心上能完全割舍,才是真正的断舍离。

遗物整理,是用回忆编织起思念的网,网住所有爱祂的人。
按这里继续 »

Tuesday, October 29, 2024

《金阁寺》29/10/2024

为了忍受“生”,人类才拥有了认知这项武器。
“生”的难耐,使认知直接成了人类的武器,
然而即使有了认知,也丝毫未能减轻难耐的程度。

美的事物,是人类精神中委托于认知的残余,所显现出来的幻影。
对认知而言,美绝非慰藉。
然而,绝非慰藉的美,与认知结合后,或许会衍生出全新的事物。
也许会衍生出虚幻无常、如泡沫般脆弱、无从下手的事物。
世人称之为艺术的,正是那些事物。

于1950年7月2日深夜,位于京都的金阁寺莫名毁于祝融,一夜之间化为灰烬,震惊全国。事后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寺内实习僧人林承贤(本名林养贤)蓄意纵火,其动机是为了向社会报复。当时引起社会哗然,也变成文豪三岛由纪夫的灵感,并以此为创作背景,在1956年完成小说《金阁寺》,由此成为毕生最知名的代表作。

《金阁寺》

天生口吃的沟口不善言辞,自卑感令他与人们产生距离。因言语上的缺陷导致常年被霸凌的沟口变得愤世嫉俗,常把霸凌者陷入自己的负面幻想里,以得到心灵上的安慰。身为僧侣的父亲得知自己患有肺结核,即将命不久矣,把儿子交托于金阁寺的住持——田山道诠和尚。父亲过世后,沟口依照父亲的遗言,成了金阁寺的弟子。同是住持弟子的鹤川并非如他人一般讥笑沟口的口吃,反而是温柔地接受并体谅,但却让沟口感觉不适,仿佛被抹杀了其存在。要透过被凌辱才能感觉自己的存在感,是可悲还是可笑呢?

无可否认,活在二战时期的沟口是个悲观的人,认为人生规划已毫无意义,精神压力与焦虑之下常幻想要毁灭他人或自己,无疑是患有战争后遗症而衍生出的思觉失调症。负面思想频频冲击脑袋,拼命幻想金阁寺与世界总有一天会被毁灭,展现他对自己人生的绝望。一开始,沟口厌恶美的东西,后来渐渐地懂得欣赏金阁寺的美,让他感觉金阁寺之美让他与疏离的世界有了连接。这种又爱又恨的感觉不时充斥着他的内心。当得知战争结束,金阁寺依旧屹立不倒时,沟口感觉世界依旧继续往前,他的人生仍旧停滞不前,顿时备感不安。

经母亲的“提醒”,在那个动荡的时代,沟口唯一的出路就是当上金阁寺的住持,而他也只能想尽办法把那高高在上的住持身份抢到手。如老师所愿,沟口到大谷大学升学,从而认识了患有内翻足的柏木。柏木对于生命与美的哲学深深吸引了沟口,但我却看得一头雾水,太深奥啦!当沟口渐渐感觉金阁寺总会出现在女人和他之间,以及人生和他之间,对未来倍感绝望之际,他开始对金阁寺感到厌恶。后来沟口的行为开始脱序,荒废学额、游手好闲、与住持关系恶劣、出走等都不在话下。后来愤世嫉俗的他决定纵火焚烧了金阁寺。


人生最初碰上的难题是美。

美有可能为了保护自己,欺瞒人们的目光。

所谓的物质,距离我们多么遥远,
而物质存在的方式又是多么遥不可及。
精神透过死亡变化成了物质。

观看这件事,正如平时那些无意识的行为;
观看这件事,既是生者权利的证明,也是显示出生命的残酷。

人生距离我更遥远了。

如果人类只钻牛角尖思索美的问题,
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撞上世界上最黑暗的思想。
那大概是人的天性。

这世上最邪恶与最良善的感情,两者并无二致、效果相同;
杀意与慈悲心从外表看来,也无法分辨。

若世人是藉由生活和行动来体验罪恶,
那么我选择尽我所能,深深沉入内心的罪恶感中。

人类透过异国事物来幻想着残酷,或许是一种惯例吧?

即使不如意,即使事实不如己意,依旧是人生。

任何阴郁的认知,也都潜藏着醉意。
而让人醉的,终究还是酒。

孤独一旦开始,便很容易习惯。

美可以委身于任何人,却不属于任何人。

人类不过只负责大自然诸多属性的一部分,
利用有效的替代方法来传播并繁殖罢了。

人类脆弱易毁的肉体,浮现永生不死的幻影,
金阁永恒不灭之美,反倒洋溢着毁灭的可能性。

我们的生存,确实是由持续了一定期间的时间结晶包覆,才得以保存下来。

随着光阴流逝,时间凌驾于物体的形态之上,
数十年、数百年后,反而是时间凝固成了物体的形态。
一定的小空间,起初被物体占据,
后来反被凝结的时间所占据。
它化身为某种灵体。

希望就像潮湿的淡红色、无时无刻使人搔痒、
胜过世间一切、根深柢固地扎根于肮脏皮肤上的顽固皮癣。
希望就如不治之症。

只有认知,才能让世界在维持不变的状态下改变样貌。
从认知的眼中看来,世界恒久不变,同时也永远在改变样貌。

单纯的主观世界毫无意义。

死亡是最后的休息。
按这里继续 »

Thursday, October 17, 2024

《麻木树 • 疗伤茶馆》17/10/2024

人一生犯错太多、混乱太多、懒惰太多、浪费太多,
却欠缺觉知,匆匆一生便错过了。
苍天对人最大的爱,
便是给你修行的机会,生生复世世,
给心性较好的人翻身的机会,愿再顽劣的人千世后某天能省悟,
而这千千万万世,由宇宙的生生不息去承担和支援。
什么是最大的爱?
是苍天的恻隐和慈悲,耗尽天命来供养众生,
直到走尽天年,宇宙终结为止。

爱像酒,发酵是深是浅,看人遇上的天时地缘。
爱也像茶,能不能泡好,取决于泡茶者的准备。
你虚怀一点,茶给你多一点;
你自我一点,茶给你少一点;
你放下了,茶便敞开层层底蕴,给你丝丝入扣的滋味。
你成熟了,准备好,茶会和你一同转化。
是缘未了还是缘已尽都不只是天意,也要看人的成长和造化。

有种等待是痛苦的,那是经历一而再的失望和变卦,
你永远等不到,却不忍心放弃,
这种等待叫虐待。
有种等待是甜蜜的,那是在逐步实现幸福的梦回中,
一觉醒来还是能给你预期兑现的承诺和希望,
这种等待叫做奢侈。
奢华原是爱的本质。

原麻木是一位知名的精神科心理权威,于两年前经历一次极沉重的创伤后,突然拥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异能:一,她能一眼看穿别人的伤痛历史,包括生理与心理的痛症,甚至连最深层的前因后果,也能在短时间内看得穿透,唯独自己的一直看不清;二,听得懂猫的说话,能跟猫直接交谈。猫的种种奇幻智慧,教晓了她一些人类耗上大半生也搞不懂的道理。

后来她决心放下一切,出走冰岛疗伤,因此遇上谜样的Te,一起创立了“麻木树”,改写了他俩的一生。


《麻木树 • 疗伤茶馆》

“麻木树”是麻木和Te一起创立的疗愈工作室,称为疗伤茶馆更贴切,是结合疗伤、造型和茶疗的工作室。两人的个性鲜明:麻木是理性和听觉主导的人, 有异常的阅人能力,能分辨说者的真实想法和意欲;Te是视觉主导的人,擅长用视觉思考和感受。于是两人的分工明确,麻木负责疗伤,发掘受疗者深层的伤痛根源,引导身心疗愈;拥有特殊的“茶疗读心术”的Te则负责为疗伤后的客人从发型到妆容重新设计造型,并匹配跟受疗者同频的茶,洗涤身心。他深信在茶人合一的体验中,平静地感受重新和自己对碰上的惊喜,生命从此不再一样,于是称之为“蜕变茶”。但Te特别要求,需要对客人留有一个治疗前的第一印象,所以会先由他接待客人和侍茶。

来求助的人非常多,于是麻木为寻求治疗的人定下了接见的条件:必须下定决心重头再来,承诺付出具体的努力,彻底重组和改革人生。毕竟,时间有限,心力有限,缘分有期。我蛮喜欢麻木的治疗方针:能勾起人的良知,启动羞耻心和悔疚心,可望令作恶的人承认自己的恶,愿意改过,最后原谅自己和别人的错,不再仇恨。

这让我感觉与川口俊和的《在咖啡冷掉之前》系列异曲同工,透過倾听客人的人生故事,一起蜕变成更好的自己。或许经历了某些伤痛,才会更理解别人的痛处吧,抑或是相反呢?我也来一趟疗愈之旅吧~


黑暗的存在,是为了看到光明。
黑和光本来就是阴阳同体。

每个人一生都经历过大大小小不同的伤痛,
人都是从伤痛中成长过来的。

女人的心里到底可以有多狠多毒都不会挂在面容上给你看见。
容易被伤害的柔美外表,
最容易自欺欺人。

人要怎样做都是当时觉得最适合的决定,
配合当时的能力、意愿和想法。

事情出来后即使不完美,也是注定的结果。

人是怎样便是怎样,没必要改变自己,扭曲自己。

迷路的时候,得放下自尊和面子,
这是成长中教晓人放下自我的第一步。

关于"要不要埋没良心"这个问题,
当你作出任何一个选择后都能决定你下半生的命运、
你将以怎样的心境面对死亡,
和从今以后如何面对你爱着的人的眼睛。

上天总有整顿坏人的恶作剧。

仇恨是假的,谁欠了你也是假的,
只是你借来掩饰内心的恶毒。

那些常问“为何他要这样对我”的人最笨,
因为,你很难看穿到底谁才是问题的真正源头。
人真是笨蛋,
最懂得用伤害来掩饰自己的懦弱,
以种种借口替自己洗脱罪名。

潜意识也是诚实的,
它会不时以自己的方式浮现出来。

人很笨,
偏要选择不合适的人和东西,
却以为对自己好。

我们都有个心愿,或者你可以叫做欲望,
想为不能解释的事情给一个令自己相信的理由才肯罢休,
肯罢休才能放手。
世上最艰难的其中一件事情,就是放手。

当你要立志变好,一切将会顺着你的意愿而改变,
这是重写命运的序曲。

惊喜是自己选择的回报,它随时可以发生。
你所选择的生活,决定了你的生命会不会出现惊喜。
痛苦,也是同出一辙。

出走是结束一切最赤裸的选择。

要救赎生不如死的余生,便得回到梦想里去,
那里的爱永远是对的。

冷很好,必须经过冷,
才能到达静,这是冷静的灵性轨迹。

一瞬间,眼帘下尽是世间苦,
这感觉比苦的本身更难受。

分裂是存在的本质,受苦是存活的基因。

最不幸的命运,一半都是自己构想出来的。

原来没有一个人是不带痛苦而活着的。

在爱里,人花最多时间做的都不是爱,而是想多了。

活在这个局促的世代,大家都想出走。

回到呼唤你的地方去,寻找痛根,便能解脱和重生。

需要理由,便无法真正原谅,彻底放下。

对爱最大的祝福,
莫过于但愿能停止一切伤痛,期许真心去爱的人不再受苦。

夕阳怎么看也不可能不美,
所以你看到的美,总能说服你她是最美的。
这是夕阳的爱,都快圆寂了,
还要给出最灿烂的红光,叫人难忘。

当人过分迷信发掘内在的黑暗面,
忘了它本身的魔性时,可以不自觉地被随时拉进去,变成同类。

当你靠近了能量、心智和情欲混乱,
或者正在转型阶段,容易变得不稳定的人时,
你也容易变成和他们一模一样。
这些人本身就是不稳定的负能量,助长心魔。
追求令自己变得强大,讽刺地可能不过是另一重心魔。

假如哎不应有罪,那为爱而得到的惩罚,到底又是为了什么?
悲剧到底是谁发明的?

交流得再好的关系也不过是纸上谈兵,都可以是大话连篇。

每个坦白都是一处新刀伤。

重复一次创伤经历跟重新经历一次是没有分别的。

人总不能刻刻都让自己掉进深渊里,哪怕只是描述伤痛也很伤身。

谁说准备好便不怕受伤都是骗人的,
只能证明他们真的不懂什么是痛,真的不懂。

人为何要把相爱变成伤害?

人要伤害谁,都是因为无知。

人生有很多事情都没有答案,无法多问。

事情啊,往往看不到因便有了果。

因为伤害过,
部分良知感较强的人有机会痛到醒悟,人生便会改变,
也许这就是觉醒的必要步骤,
能不能走到醒悟的一步,没有人知道。
但伤痛,应该是为醒悟作准备的。

明白需要智慧,智慧需要机遇,急不来也求不得。

在爱里,
最痛的不是他对你做过什么残忍的事,说过什么残忍的话,
而是想起那些曾经令你甜蜜幸福的片段,
现在竟变成最具杀伤力的武器。
把幸福变成刺青,才是伤爱最残忍的灾难。

爱的反面是恨可能是真的,
当你不是真的很爱对方才会恨。
若你恨不成,痛会治不好,
不是伤口有多难医有多深,
而是在最痛的时候,你还是会可恶地想起他曾经对你有多好 。
眷恋才是没得救的绝症。

人要分裂起来,真的比天崩地裂隐藏得更深不可测。

人既然可以分裂和无耻到这种地步的话,世上还有可以信任的人吗?

心打开了,如何放置那些悲和喜,是每个人自己的功课。

原来一个人这生命经历过的事,
想过的点滴,一个念头、一句回应、一个决定,
对往后的人生都能启动骨牌效应的命运。
一粒种子可长出一个森林。

当人在软弱和受极大压力的时候,潜藏的魔性会被引出来,
强壮的人能击退它,软弱的人会被它吞噬。

为了爱,人到底可以饮下多少承担和忍耐的苦杯?

依然靠近却不能亲密的相爱关系,可以比分离更痛。

存在,是深深的孤独;
真爱,不过是更深的孤独。

只有感情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彼此的成长,才能把感情升华到爱。

存在的本质原是孤独,但不会真正孤单,
一切缘分好像都是必然的安排。

缘分是虚的,不过是来提醒你自己的问题还没处理好。

最深的痛不过是来唤醒你未释放、未解开的心结。

所谓治疗创伤,
不过是学习待它复现时懂得应对,远离它。

懂得看黑的话,你能看到阴柔内的火红。

极光是当下的,当下就是缘分。

曾经的悲伤都有她本质上的美,能看破便能开花。

你能看得懂海边的石头,你便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温柔。

人到最后,管你是善良还是大恶,
只有过得心安理得才能释怀,走时没有遗憾。

疗愈痛的目的不在令人免于苦痛,
而是如何能安然地接受与苦痛同行的人生。

每个客人的伤痛都有他自己要负责的部分,你的痛呢?
你的责任又在哪?

人生没有真正的秘密。

这世界啊,没有单独的人,都是互相影响。

这世界没有无辜的人。

现在你想做个怎样的人,选择怎样对自己对人,
能决定你和过去的牵扯是否能终止。
你现在要善良,你这杯茶便是沉厚回甘;
你要是放不下过去,这杯茶便生涩霉酸。
老茶是你的镜子。

生命本来便脆弱,加上暴力和欲望,生命变得更没有尊严,
这是人类历史上没有停止过的自制灾难。

有些感情是不能逆转的遗憾,
命中注定必须错过,你就得错过。

你靠近什么人,你便变成什么人。

人生就像高高低低的山谷,三回起伏,还是要回到本位。

爱太容易,相处太难,表达更难,其实我们都不懂。

把爱拖垮了,把生命浪费掉的原来不是恨,
而是把自己活埋于自闭中的空等待。

过去的一切改变不了,但人能改变当下。
至于希望别人也同步改变便是不智。
一切都有因缘。

遗憾和祈愿本来就是一个圆,是延续生命的循环,
但愿能跳出这个圆,便能解脱。

软弱的人才需要伤害别人,善良的人成为受害对象,
为此痛心难过,也是注定要担当的角色,而能担当也是勇气。

放下给你伤痛的一切,那个结便能解开,每一刻都可以重新开始。

原来,管他是亲人、爱人还是陌路人,最终彼此都是一样的。

每个人都有走出困局的悟性,只要你能找到开启密码的那条钥匙。

女人的感情心理所潜藏的奥秘,可能远比宇宙的起源更深邃难测。

原谅是最大的爱。
成长是充满伤害的历程,我们已没有更多去错过。

体谅和宽恕能化解缘分的诅咒,也能终止因果循环,终止错过。

爱原是一个悖论:
当你爱到心痛受伤时,伤痛竟没有了,却有更多的爱。

每个宗教,每种修行,最后都走在同一条路上。

经历过种种恋爱的磨难后,方明白陪伴和懂你才是最真实的爱。

处理痛有两种方式,
一是哭着努力地追求强大,二是笑着释然地愿意放下。

真正的疗愈是看清自己的软弱,
真正的强大是停止重复的命运。

原来错过也是一种福。

人生总不是你安排的那样。

命运就是这样,
当你苦等时,你要的没有出现;
当你已放弃了,你要的才迟来报到。

选择放弃一段漫长的感情,不是因为累了,而是发现那不是爱。

对贪恋、自私和死性不改的人,
唯一能帮到他的不是恻隐之心,而是狠心离场,
只有被抛落无援的真空里,他才可望被迫自我反省。

人生真是一场狡猾的戏。

选择放弃一段漫长的感情,不是因为爱已不在了,而是累了。

等能截停时间,回到从前吗?

人一生能深爱过不只一个人是福,不是证明真爱都不过是贪恋。

留在记忆里的东西,只是你还没有时间去整理和清理,
并不表示你还重视它,或者它有多重要。
记忆可以骗人,也可以暖人。
到底要忘掉什么,莫忘什么,
需要智慧去筛选,才不会被记忆驯服。

人真正的问题都不在外边,而在里面。
触碰到里面最脆弱的东西时便会爆破,
却无力于修补,经不起考验。
我和他的错过不是宿命,而是没有成长。

这世上,以为爱过的人太多,没有错过的人却太少。

人生能等多少个十年?
是错过了还是抓住了,都只能走到最后才可回头看清楚。
爱是一场漫长的修行。

夜深的静是跟自己在一起的孤静,晨曦的静是跟着存在的寂静。

每段缘分都有一个暂时的结局,你永远不知终点在哪里。
似了未了原是命运的本质。
按这里继续 »

Saturday, October 12, 2024

《花月杀手》12/10/2024

历史是无情的法官。
历史承载了我们悲剧、愚蠢的过失,
揭露我们最私密的秘密。
历史像个傲慢的侦探,拥有后见之明的力量,
仿佛从一开始就知道了整个谜团的结局。

于1870年代早期,印第安欧塞奇(Osage)族被赶出堪萨斯州(Kansas),来到奥克拉荷马州(Oklahoma)东北方的多岩土地,开创了三个城镇——灰马镇(Gray Horse)、费尔法克(Fairfax)以及帕赫斯卡(Pawhuska),其部族也逐渐被白人化。原以为是贫瘠的保留区,谁知道在数十年之后发现美国最大的石油储藏地。随着探勘者为了开采石油而向欧塞奇族支付租金和权利金,登记在部族名册——欧塞奇族名册(Osage Roll)上的人都会收到不菲的收入,并且逐年增加。正是因为这价值不菲的人头权,导致欧塞奇人经历腥风血雨的数十年。当时欧塞奇族光在1923年的整体收入已超过三千万美金,相当于现今的四亿美金以上,相当客观。但政府规定部族必须找白人当他们的财产监管人。一开始,黑人与墨西哥人被引入奥克拉荷马州进行开采活动,后来许多白人石油投机分子也纷纷涌入此地,想分一杯羹,当中也包括Ernest Burkhart。

Ernest Burkhart是在德州长大的穷苦棉花农夫之子,在1912年来到这里投靠舅舅William K. Hale,替其打杂、跑腿和开计程车等等。就是在当司机时认识了Mollie,后来于1917年结婚并育有一双儿女。Mollie一家六口(Jimmy、Lizzie、Anna、Mollie、Winnie、Rita)居住在Gray Horse,其家族亦过着奢华的生活,四姐妹都是和白人结婚。但在1918年开始,原本健康的妹妹Minnie突然病逝,被指私生活不检点的姐姐Anna Brown忽然失踪,引起Mollie的怀疑,让丈夫到姐姐的住处寻人。当Anna失踪的消息传遍小镇,才惊觉另一位族人Charles Whitehorn也在一周前失踪。后来两人的尸体分别在Fairfax和Pawhuska被发现。


《花月杀手》

当时的医疗水平与侦察水平远远不敌如今较为专业、系统性,大部分的执法人员都是业余人士,没有任何鉴识专业与经验,调查过程艰辛。但可以肯定的是,死者皆是他杀的。Mollie不满官员对印第安人之死感到不屑,于是便向丈夫的舅舅William K. Hale求助,他是当地法律和秩序有力的拥护者,相当有威望。不幸的是,Lizzie于女儿Anna遇害后约一个多月后病逝,Rita与丈夫亦被炸弹攻击。Mollie自觉糖尿病导致身体日渐衰弱,可不曾想她遭人下毒。

William K. Hale发出悬赏金并招募私家侦探调查Anna的案件,九个月过去依然毫无进展,于是便解散团队,但欧塞奇人的命案并未因此而停止。在这欧塞奇恐怖时期(Osage Reign of Tenor)里,官方死亡人数统计高达至少二十四名部族成员,但实际遇害人数达到成百上千。《华盛顿邮报》更把命案列为“谋杀富有印第安人的阴谋”,实属骇人啊。随着案件没有任何突破,探员亦对欧塞奇人充满偏见,许多欧塞奇人渐渐开始相信当地官员根本就和凶手互相串通。


《花月杀手》

联邦调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于1935年易名,前身是默默无闻的司法部部门——调查局(Bureau of Investigation),其探员终于于1923年来到镇上展开调查。由于欧塞奇人谋杀案的行凶方式多得令人眼花撩乱,没有任何特征,不像是单一杀手的独力作为,并且也解释了主事者绝非出于冲动,而是策划阴谋的行家。探员发现报告中的资料皆是传闻或私家侦探和当地执法人员的见解,而且侦探手法奇特,他们并非提出任何能上呈到法庭的证据,更像是掩盖实情。

随着更深入地调查,案件在三年后终于有些眉目,探员发现William K. Hale、Ernest Burkhart与Bryan Burkhart(Ernest的弟弟)都涉及于各种事件中,William K. Hale更是几位受害者的遗产管理人以及寿险受益人。William K. Hale曾经想买下某些人的人头权,但当时的法律规定任何人都不能购买或出售人头权,或许这就是导致让他转而进行杀人诈保的计画。 Ernest更是人头权继承权的既得利益者。一开始William K. Hale还信誓旦旦不会给控告罪成,其原因是他深信外甥Ernest与其他杀手不会背叛他,把他供出来。虽然一开始Ernest真的配合其计划,从控方证人转做被告证人,但后来良心发现而把舅舅的罪行供出来。即使主谋William K. Hale自始至终都否认罪行,但依旧被判为无期徒刑;其余党羽被判有期徒刑。

案件看似圆满落幕,但其实William K. Hale的谋划在欧塞奇只是冰山一角。一个世纪后的2013年,某记者到欧塞奇保留地进行采访与搜集相关案件的资料,意外发现官方视欧塞奇恐怖时期为1921年至1926年,但其实早在1921年前就已经悄然开始,直至1931年依旧发生因人头权而引发的命案。基本上,每个欧塞奇族的家庭必定会发生两单以上的命案,而且失去的大多是年轻人的生命,导致影响涉事家庭的几代人。

这也解释了William K. Hale的阴谋并非个别案例,或许只是因为他主使了最为血腥、时间最长的滥杀事件而为人所知。事实上,还有其他无数起谋杀案没有纪录在官方统计中,无数案件在无人调查的情况下渐渐被遗忘。最可怕的是,无数个涉及William K. Hale阴谋的参与者迄今仍未被控告。


这场争斗中,
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死活。

将野蛮的罪行——人类兽性的残迹——变成考验智力的谜题。

它们的罪行与邪恶招致了自身的毁灭。

人类自甘堕落的程度,远超出我们的理解。

失败是没有任何借口的。

只要这些情事继续发生,就没有正义。

改革派对进步主义抱持的热情,
背后往往都潜伏着一种丑恶的东西。

法律角度和人性角度之间是有区别的,
而媒体所代表的就是人性化的角度。

我们珍视一切失去的事物,因为那是我们曾有的样子。
我们搜集过去,将其深化至我们的生命之中,然后面对明日的世界。
按这里继续 »

Monday, September 30, 2024

【水晶立体拼图手作】:Korilakkuma & Chairoikoguma 30/09/2024

当我看到这一款Korilakkuma與Chairoikoguma的橡子茶屋水晶立体拼图时,第一想法就是:“天啊,我终于找到你了!”。终于集齐所有Rilakkuma系列的水晶立体拼图啦!

而且那个可爱的老板娘还亲切地分享她也是很爱Rilakkuma系列,也为之疯狂呢。难得遇到知音啊~


Korilakkuma & Chairoikoguma水晶立体拼图
材料包

虽然只有66片拼图,两只熊也拼得相当快,但我遇到的困难是在拼小屋的时候。或许是因为榫卯部分需要花费大些的力气吧?

正面的Korilakkuma & Chairoikoguma
背面的Korilakkuma & Chairoikoguma
放入之前的Rilakkuma与Korilakkuma也很好看
按这里继续 »

Saturday, September 28, 2024

《Q18量子预言》28/09/2024

一部以量子AI探讨人性的科幻影集《Q18量子预言》来啦,幸运的是他们竟然在Youtube上架了!

《Q18量子预言》

单元1:永生
顾名思义就是人类利用科技,一昧追求长生不老的故事。虽然永生会长罗伯为了与心爱的人艾丝可以长相思守,推出全民永生的计划。看似伟大,但并非每个人都想永生。长生不老永远都是高阶层和精英阶层的追求,低阶层在没钱没权的情况下,根本没有翻身的机会。罗伯先生频繁强调“你翻不了身是因为你努力不够啊”,其实只会让底层人士更为痛苦而已。身体欠缺健康的人们,谁还想永生啊?生活不如意的人们,会想一再重复痛苦的人生直到永远吗?

永生,永远都是自私人类的玩物而已。


因为人性,不是理性。

我们是怎么开始认识人性的?
死亡,人类想要永生。

地球资源有限,长寿是有资格限制的。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人类会害怕死亡,
因为一旦死亡,原先拥有的一切就没有了。

虽然人生很不公平,幸好最后死亡会让我们又回到了平等。

是因为舍不得吧,所以人类才利用科技追求永生。

不过以人类对待生命的态度,
我反而觉得有限制的生命,对他们比较好。


单元2:永恒之戒
永恒之戒藉由连接永恒之戒App,让持有人对伴侣的形象依照自己的期望,永远保持在最美好的一刻,婚姻可维持永恒。人们觉得虚实合一才能让婚姻保鲜,让家庭美满;以旁人角度来看,那是自欺欺人。人类真的不能单靠自己的情感来维持婚姻美满吗?或许,科技真的比人类可靠吧?

一向追求自然的歌手海娜娜因一次车祸而毁容,其同性伴侣鲁嘉嘉为协助其振作起来,藉由永恒之戒帮助为她举办虚拟演唱会,让歌迷对她保持最美好的幻想。面对容貌的不自信,娜娜逐渐依赖科技带给她的安全感。当海娜娜的前异性男友秦天风再次出现,娜娜顿时回到依然崇尚大自然的自己,应该说是被前异性男友影响的吧?这让娜娜与嘉嘉的婚姻陷入困境。人类就是在无法改变现状的时候,才选择依赖科技吧?


越是信誓旦旦的人,越容易忽视婚姻中的危机哦。

人其实不懂自己的心。

要让人类幸福,虚实合一是最好的出路。

其实幸福是需要代价的。

人类如果过度使用科技,才叫变态。


单元3:撒旦游乐园
患有渐冻症的柯至匡因身体原因而感到自卑,拒绝与人类交朋友。于是身为量子科学家的父亲柯里致博士创造了两个量子AI黑子与白子,帮助儿子认识世界。小匡沉迷于虚拟的电竞游戏《撒旦游乐园》中,在游戏里他可以自由活动,忘却现实生活中不能自理的身体。后来在游戏当中认识电竞玩家游梦梦,并对其日久生情。为了与梦梦靠近,小匡不断游走于游戏中升等级,把身体累垮了。

梦梦同样在现实生活中过得不如意,与小匡一样想逃离现实,唯有藉助游戲中的打打殺殺來發泄怒氣。


人类应该发展更多的可能性,
生而为人,
我们应该追求的是灵魂的自由。

人没有办法抗拒幸福。

原来那些大人们的世界,其实根本是破败不堪。


单元4:脑机脑
梦梦在与小匡熟悉之后并到家中探望,才得知小匡的秘密。小匡在一次严重病倒后,身体机能已全部坏掉。母亲高明明为了不想失去儿子,说服丈夫柯博士只保留儿子的大脑。醒过来的小匡还以为一如往常,从没想过他只留有意识生活着,直至梦梦的出现。

柯博士因应儿子的要求把电竞游戏《撒旦游乐园》的难度升级,加入对应每个人的心理战。小匡洞悉到游戏的难处在于克服自己的心魔,随后成功破关,成了游戏玩家们追捧的偶像。享受被众星拱月的小匡鼓吹游戏玩家们抛弃身体、超越物质,让他们的意识进入自己的量子算图农场。

小匡除了锁住玩家们的意识,竟开始想复制自己的DNA资讯,让黑子与白子变成人类。柯博士洞悉到儿子的计划但无法理解其做法,只觉得是跨越人和机器的界限,设法破坏他的计划。无奈妻子不舍儿子离自己而去,选择走进儿子的虚拟世界。

这让我感觉到,莫非这就是升级版的邪教组织吗?这披着科技外衣的个人崇拜,比传统的邪教更加难防,而且影响力甚广,难以预料。人类果然还是比较肯花时间与精力来满足自己的贪婪啊~


越来越多的人肯付出高价提升自己的力量、美丽,还有独特性。

人会后悔,是因为欲望不断地在改变。

打造一个喜欢的自己,有什么不对呢?

你的身体要长怎么样,不是你能决定的。
它让你受伤,但那不是你的问题啊。
没有身体不是你的错,你的心才是真的。

你的直觉反映你的潜意识。

只是很可惜,
很多人不知道量子科技是一种微观科学,
应该向内探索,而不是往外追求。

那什么才是真的?
爱是真的。

站在量子科技的角度,
只有资讯世界是真的,物质只是资讯的投影啊。

他们是机器人,你是人类,不要把他们的逻辑套在你身上。

你不尊重自己生命,也该尊重别人的生命。
如果你真的这么尊重生命,那就超越物质吧。
只有超越物质,才能永生呀。


单元5:多重宇宙
新朋友们因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事物依旧存有依恋,选择回到现实好好生活。但小匡不一样,现实中的他只剩一颗大脑,已经不算是一个正常人了,最后唯有带着母亲的意识选择自毁。随后,生无可恋的柯博士也跳崖自我了断,即将消失的黑子与白子决定进入虚数时空。

在不同的宇宙里,婚后的海娜娜与伴侣鲁嘉嘉决定不用永恒之戒维持婚姻;梦梦决定坚强起来,靠自己解决原生家庭的矛盾;柯博士眼看儿子的身体日趋衰弱,决定把真相告知;患有渐冻症的小匡开始释怀,以真实的样貌面对社会。

当一切看似往正向发展时,柯博士透过DNA技术,经试管把黑子与白子培育成胚胎组织,简称复制人。其目的只是为儿子培育备用的身体组织,维持其生命。但复制人真的不会反噬人类吗?


事物演化的方向,往往都不会跟着剧本走。

生是死亡的幻象。

那有什么是真实的呢?
是啊,也许我们都是幻象。

资讯是宇宙唯一的永恒,
当黑洞吞噬一切包含光的时候,
唯一留下来的就只有资讯。
但人性不是资讯。

他们之所以以为自己是被注定的,
那是因为粒子的世界里,只有因果。
按这里继续 »

Friday, September 27, 2024

【水晶立体拼图手作】:哆啦A梦与哆啦美 27/09/2024

迫不及待想看到机器兄妹完成的模样,但花了一些时间才完成。

哆啦A梦与哆啦美水晶立体拼图

水晶模样的哆啦A梦与哆啦美乘坐着各自喜爱的铜锣烧与菠萝面包,真的好可爱啊!

哆啦A梦与哆啦美水晶立体拼图
按这里继续 »

【水晶立体拼图手作】:无脸男 27/09/2024

可爱的无脸男也有水晶立体拼图啦,我的他替我选了一款比较复杂的拼图款式,共有44片拼图。

无脸男水晶立体拼图

令我惊喜的是,里头包含一个小平台和一张背景卡片,好可爱啊~

无脸男水晶立体拼图

近距离看看无脸男可爱的模样吧。

手拿汤札的无脸男
按这里继续 »

【水晶立体拼图手作】:Minions 27/09/2024

机缘巧合下遇到一家拼图专门店,没想到也有不少水晶立体拼图,而且还在打折哦。我的他二话不说,随手买了几盒我喜欢的卡通角色。谢谢啦~

Minions水晶立体拼图

小小盒的水晶立体拼图里竟然包含三个主要Minion角色啊,爱了爱了!

Minions水晶立体拼图

这也让我花了不少时间把三只慢慢拼起来啊。

好不容易拼好一只,第二只进行中~
Stuart、Kevin与Bob,还有可爱的小香蕉
按这里继续 »

Thursday, September 19, 2024

《非杀人小说》19/09/2024

影集《非杀人小说》是改编自李桐豪的同名小说,故事始于一个女人的命案。我没看过小说,但依旧可以从影集开始了解故事。一个女人的命案让一个不确定自己是否是凶手的张泽东,为了杜绝事态发展会蔓延到自己身上,从被嫁祸到真的成了凶手。那种一步错步步错的感觉,其实挺让人绝望啊。

《非杀人小说》

从生活变成习惯,然后就变成理所当然。

没有谁真的能了解谁啦,
你真的了解的只有你自己的心啦。
按这里继续 »

Wednesday, September 11, 2024

《不够善良的我们》11/09/2024

是答案在前方等待着我们?
还是我们的意识选择了我们存在的宇宙?
~ 薛丁格的猫 ~

我喜欢陪伴我这些年的台剧,虽然不是每一部都看,但偶尔也得到一些启发。

从少女时期的偶像剧,满足对恋爱的幻想;到之后的写实的社会议题,增加我对社会某些族群的认知,启发对他们的同理心;再到现在探讨不同层面的人生与心理变化,让我的心灵得到救赎、释然。

台剧的成长,我也跟著成长,谢谢。


《不够善良的我们》

“快乐”其实是用“痛苦”累积来的,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我们误会了自己啊?
我们以为我们正在追求快乐,
但其实,我们真正热爱的很可能是痛苦。

你说,人性是不是很滑稽啊。
没有得到的,永远更迷人。

你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啊?
为了抵达那个目标,必须先经历多少痛苦,
你计算过吗?

反正啊,
一个人啊,只要解决“孤单”这一题就好了,
两个人呢,就会生出一大堆的麻烦。

你到现在都没有发现,
自由业是没有自由的吗?

四十岁是没有权利去想你喜欢的事,
四十岁只能去想未雨绸缪的事。

我还以为,
四十岁就真的“不惑”耶,原来只是烦恼变另外一种。

人性就是这么犯贱。
所以我们要保持一点神秘感,
这样子才能让人家有那种掌握不住的感觉。

人生真的好没有意义喔。

没有知己的人生有多寂寞,你知道吗?

谁都寂寞啊。
可能因为寂寞是必要的,它可以让你面对自己。

听说,只要维持一个行为二十一天,
我们的大脑就会记住一个习惯。
这是个无解的习题,太难了,
所以我们都不要再为难自己了。
反正二十一天之后,我们就会习惯了。

放弃,就没有赢的可能了。

很多事你不面对,就不会成为过去啦。

我们看到、摸到、听到的这一切,
都只是意识颤动的碎片,
也就是说,
我们的那些爱啊,恨啊,
就好像万花筒里的碎片不断的迷惑着我们。
所以我们的故事,其实全都是梦幻泡影。

“意识”到底是从哪来的,为什么它总是醒着?

佛家说,一切由心生。
是我们的心记住的一切、生出了一切。

没有敌人比起没有朋友,更让人寂寞。

爱因斯坦说,巧合是上帝保持匿名的方式。
新思维运动说,这是吸引力法则。
而佛家说,一切唯心生。
我说,太好了,我的敌人一切安好。

我的意识让跑道上专注看着前方的我,
忍不住望向了彼岸的敌人,
于是我绊倒了我自己。

一念之间,意识跳进了另一个宇宙,
在那里我终于懂了所有的一切不是必然,
都值得好好感谢,
原来这就是一念菩提。

听说,意识早就帮我们决定了答案,
决定了我们存在的宇宙,
那么这到底是你的意识,还是我的意识?
是我活在你的宇宙,还是你死于我的宇宙?
可惜我还是不够聪明,所以没有答案。
但是我知道,在另一个宇宙里,你一定得到了你值得的一切。
按这里继续 »

Sunday, September 01, 2024

【钩针编织手作】:招财猫 01/09/2024

弟弟偶然下看到某餐厅里柜台上的钩织招财猫,于是便跟我讨要。好吧,既然弟弟有要求,姐姐就满足你吧。结果姐姐也跟着下单了,哈哈~

随手上网找到教程,确定好颜色与款式,就开工咯。这次选择了2mm钩针、白色、红色、橙色、黑色和黄色的八股情人棉、金色小铃铛以及棉花。由于针法简单,只是Chain、Slip Stitch、Single Crochet、Single Crochet Increase以及Single Crochet Decrease就可以完成了,所以也才耗时约三天。

虽然是招财猫的招牌动作,但看久了觉得比较像猫猫跳舞耶!


招财猫
按这里继续 »

Saturday, August 31, 2024

森林食堂 Forest Canteen @ Georgetown 31/08/2024

虾子套餐,我又來啦!

蒜香奶油虾套餐 Garlic Butter Prawn Set U+2192.svg RM22
按这里继续 »

Sunday, August 25, 2024

《我愿意:沉浸式剧本 + 创作全纪实》25/08/2024

既然是本生老师的信徒,当然要入手他的“周边产品”啦!

此书除了《我愿意》的剧本之外,团队里的灵魂人物如:编剧、导演、制作人、美术指导、造型指导以及音乐指导的访谈亦收录其中,讲述对于这出戏的创作初衷、理念和制作过程。另外还收录了主要角色对角色的剖白和对人生的体悟,附上精美的演员签章剧照卡。


《我愿意:沉浸式剧本 + 创作全纪实》

如果你生活的环境连太阳都没有,怎么可能想要照耀别人?
你不需要勉强自己照耀别人,反而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出口。

被自己的信仰背叛后,所有的顿悟才有警示的效果。

信仰是一种自由。
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不同信仰,
最重要的是尊重与包容别人的信仰。

信仰的力量如此之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心中不能没有自己的信念。

现代人心里有很多洞需要填补,
然而我们往往不愿坦然面对,
总是假装一切如常,或人云亦云,
以令人错愕的方式将洞口掩埋,
直到那个洞腐烂发臭,甚至反噬自己。

消磨了人性,丧失了善良,那是很让人心痛的。

没有任何一件事可以马上结果,
但给它时间,我相信会慢慢愈合。

每个人都有我执,
如果在一件事上放得太重,得到的往往是反效果。

我们无法预期人生会是什么,
但是任何人与事都没有绝对的好坏,
如果认识到这点,或许就能放下我执。

宗教或其他心灵寄托,都是让人心安的工具。

理解人的恐惧与无助,理解自己可能只是幸运。

每个人都有需要依赖的时候,再坚强的人也有软弱的一面。
而我们要相信,我们永远不会只有一个人。

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声音,不要让自己的脆弱被有心人利用。
做自己生活的主人,不要沦为情绪的奴隶。


第一次认真把一出戏的剧本看完,伴随着着悠扬的歌曲,算是又把影集重温一遍,好享受啊,祝你幸福!

《我愿意:沉浸式剧本 + 创作全纪实》

死亡总是来得无声无息,没人在乎你准备好了没?
关于死亡,我们永远没法准备好。

人会如此依赖另外一个人吗?

阶级的界限真的能被爱抹平吗?

人一定有一小部分是无法被言说、被解释,
连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的选择。

只要否定自己的存在、没有感觉,就不会痛了。

人的欲望有可能被压抑吗?
或者说,想得到幸福得到爱,不正是一种欲望?

人间的苦放过谁了?

“假装”是个好东西,对贫苦的人尤其如此。

人在相信与怀疑之间,
据说选择怀疑,脑子比较费劲,
所以多数都会选择相信。
这里还有一种“我值得”的满足感,普通人招架不住。

知道太多未必是好事,且永远回不去不知道的状态。
这是一条单行道,上路前请先想好

言语与肢体的暴力是最好的武器,特别是对那些心神不宁的人。
在赞美与诅咒间,自我就会像蜕皮一片片剥落,直到你体无完肤。

亲子之间的那条线成型的过程,会决定未来的亲疏距离。

上一次让人失望是什么时候?
我们为什么这么害怕让在乎的人失望?

个人的修行与家庭势必会产生冲突。
不管是原生家庭或自己组建的家,因为你只有一个人。
而解决矛盾或调和的过程,有时就是修行的一部分。

我们一生中做出的承诺,做不到的居多。

这世界并不全以真实构成,它半真半假,时真时假,
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争宠、嫉妒、刁难、自怜,
种种情绪在类似这样的组织里都有,
不是你进入一个到场、加入一个教派、请神祗为你办事,
就天下太平了,真正的磨难才刚开始。

孤单和年龄从来不相干。
我们不是吃着、活着就够了。

这座人性祭坛上,必须有牺牲品。

我喜欢质数,像喜欢一些特别的人。
他们多半孤独,却在你的生命中占有绝对的必要性。

“画”本身具有魅力,
但在利欲熏心的游戏里,它只是个“代币”。
按这里继续 »

Thursday, August 22, 2024

《疗愈陷阱》22/08/2024

但他们究竟得到什么?
这些承诺,往往都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 吴洛缨 ~

这些层层叠叠、不容易看清的,正是人生无法逃脱的困境。
而唯有看懂困境,才可能找到真正的出路。
~ 邓惠文 ~

观赏完影集《我愿意》之后依然意犹未尽,实在太令人着迷啦,几乎成了本生老师的信徒。当得知编剧吴洛缨与精神科医师邓惠文联手出版名为《疗愈陷阱》一书,透过互相提问的访谈,以剧中角色性格与行为加以剖析,探讨从社会文化到深层心理的生命议题,终于等到稍微打折时才狠下心来入手。里头还随书附上一套六张的《写字成瘾习字笺》,但愿字笺上的文字能够治愈需要救赎的心灵。

《疗愈陷阱》

第1部:人生本来就很难,要“我愿意”为哪般?
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在寻求自我价值的同时总会有心灵脆弱、难以承受空虚与焦虑的时候,而每个人应对的方式都不一样。但无可否认的,大多数人都渴望他人的倾听与帮助,这无疑会让打着“心灵成长团体”名号的新兴团体有机可乘,营造理想的版图,让原本就不堪一击的人们更加深陷泥潭。

其实人们并不是不会处理问题,人生道理也懂不少,只是到真正要实践并被迫取舍时,开始犹豫了。只要遇到某个人能够说出他想听的,他就容易接受,否则尽是徒然。如邓医师所说,人们寻求帮助的多是自己相信的辅导者,而他们的话语不免含有权威感。然而,专业辅导者也会期待对方因自己的建议而“好转”,甚至不自觉地要人家符合他的期待。若辅导者不反省觉察而强迫对方接受,这是很危险的。

当辅导者与被辅导者的关系存在于父母与孩子之间,尤其是东方社会,更容易显现令人窒息的主导权与控制欲。从以往的父权社会,再到如今看似男女平等的社会,缺乏包容的社会依旧对女性过于苛刻,导致女性无从选择和必然的矛盾,随即控制孩子。她们之所以变成没有办法给孩子空间的母亲,也许是因为世界没有给她们空间,这是一个因果。

书中提及亲子关系令我十分有感,孩子对于自己的成长感到迷茫,有时候会刻意瞒着父母去完成一些类似成年礼的事,因为多半这样的事情都是带着有禁忌性,甚至有生命危险。但有时候不需要刻意去做,成长的瞬间会快到你来不及阻拦。最触动我的一句话是:“有时孩子看起来让母亲觉得'我们关系很好',是孩子努力让大人安心,大人不能太掉以轻心。” 是啊,我们自小都努力扮演“好孩子”的角色,拼命讨好大人,满足他们对“好孩子”的期许。看似努力变更好的同时,其实都有一颗疲惫不堪的心。父母常说服自己说:“我们得放手了。” 可又有哪对父母真的彻底放手了呢?


助人克服困难,发展其自我,
并不等于要别人活成辅导者理想中的样子。

幸福是主观,也是参与者之间的共识,极端的自恃者,
不因他者调整的,很难感觉幸福。

你无法选择你的家人,你只能接受,
然后尽力抹平家庭带来的冲突。

我们对父母在无法抗拒的时候就接受了许多,
最后好像会因为这些并无意识的接受,
被迫要付出一些代价。

每个人因为教养方式或其他,
成熟的时间不一样。

孩子不应太需要去“照顾”大人的感觉,
太早熟的孩子,
有时是因为大人无法给他们更多,变得很擅长不让人担心,
这里面付出的代价可能很大。

所属、归属、关爱,与成长独立,
是一连串的交错心理丛结,
没有标准方程式,没有同样的解答。

人在经历这样的创伤后,要怎样与未来的生命相处……
这样的事,有可能“过去”吗?

人生像个循环不出的迷障,甚至自己都无能力解释。

偶像往往是众人内心理想形象的傀儡。
人们供养偶像,样的不是另一个人,
而是自己的梦。

每一个愿意的背后,都藏着一个不愿意。

奔向什么不重要,
只要是往离开现在的方向跑,都值得尝试,
这是绝望之人的最后希望。


第2部:当失意人遇见那句“我懂你”
比起以往的社会,如今的社会变得更多元、多彩多姿,人们较为富裕。当所有东西逐渐变成商品,在大家的攀比心作祟下,不得不开始随波逐流追随别人的脚步,只为了想变得跟别人一样,因此也变得很疲惫。失意人多半需要关注、陪伴与疗愈救赎的地方,只要遇到某个人或团体愿意花时间陪伴、倾听、给予意见与肯定,有种得到心灵安顿的感觉,触碰到在意的核心,基本上就会自然把时间和精力依附在这里。

在不涉及任何个人利益的情况下去开导失意人,固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倘若一切都相反呢?这还是正当的依附关系吗?不要忘了,充满神秘感的对方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看似能够把你看透且你对他心悦诚服的凡人,也会怀着欲望和私心,谋求个人利益。成为失意人依附的人上人,也只想证明自己的存在,满足自己想要操控别人的心,仅此而已。

在另一种层面来说,人进入某些团体,不是因为某种痛苦,就是因为缺乏某种“意义”。那是在全然无知里,探索自己的可能和因果。即使是家境富裕、不愁吃穿的人们,也会因为无所追求而感到迷失。他们会去追求形而上、灵性之类的问题,有时也是对现实事物的一种逃避。


投身此处的人并不是愚昧,而是疲惫。

多重价值带来自我的矛盾,
每个人都有权快乐,但太多人不知道怎样才会快乐。

渴望知道生命的本质,才是背后推力。

面对自然的无常,衍生宗教;
面对人的无餍,产生文化和法律;
面对自己的无力与彷徨,产生依附与感情。

因为转念,就有了转机。

所有的疗愈,都牵涉到这种抚慰心灵和转念的艺术。

我们都渴望被了解,所以各种心理测验的游戏这么盛行,
有趣的是常常出现的答案都符合你的期待,
然后带着一种“好准好准”的满足感,
但总有一些自己觉察不到的部分,或者从来没有意识过的角度吧。

关于“我是谁”这件事,随着每一天的变化,答案始终在流动吧!

对于自己将被遗忘、消失,恐惧万分。
这就是灵性议题引起人们注意的时机。

缺乏意义,也是一种匮乏。

没有一个人能逃脱得了匮乏感和无力感,这是生命的有限性。

人们常把这些形而上的概念弄得很形而下,
不管怎样都还是落入凡俗的结构,
以便满足心理的需求。

《疗愈陷阱》

第3部:是成长独立?还是永远依赖?
有些闭锁式的庇护团体声称提供心灵疗愈或心理治疗,书中的邓惠文医师道出身心灵团体与专业心理治疗师区别:团体根据对方的心理需求,直接给予安慰性质的满足,让自己变成对方依赖或崇拜的对象,渐渐成瘾般地离不开这个假世界;专业心理治疗师协助了解自我的心理历程与奥秘,正视内心的空虚感,彻底认识产生空虚感的自我,发展自主的力量。这点我是认同的,在我们寻求自我价值的路上必定会遇上一些障碍,但这不是依赖别人替我们选择的理由,自己想走怎样的路还是自己最清楚吧?别人替我们思考、替我们决定、管理我们的身心健康固然很理想,但最后经历的还是自己啊。稍微沉淀是可以的,但还是得勇敢正视自身和现实的真相吧!

书中提及助人者或治疗者在帮助人时的窘境,我非常认同。在协助关系中,无可避免地会扰动人心原始的情感,被协助者容易把协助者理想化,认为自己的问题可以随即迎刃而解,此后过上幸福的日子。助人者欲助人的心是值得赞扬的,但往往不懂得“界线”和“节制”,不清楚该拿捏到什么程度才算是不过度介入或主导,可以解决他人的问题,又可以助人成长。如果事情往正向发展的话,自己出手搭救以及助人长出力量的同时,不但快速、有成就感,还可以获得对方的感激与仰慕;否则无形中让协助者产生压力,他们不但得分担无望感,耗费自己的时间,一起在黑暗中摸索,还常常被质疑或成为出气筒,真是吃力不讨好啊。

我们常被某些断章取义的文章或“心灵毒鸡汤”误导,认为释放强烈情绪、黑暗想法、本能需求等“脆弱”面就是“感性”的真实表现,是有价值的;因应不同场合与身份展现的情绪与行为被视为“理性”,被贬低为算计与压抑,是社会人的虚假面具。然而,每个人都应该有对外的社会人格以及深藏内心的阴影,这是一个社会人健康的心理功能。

倘若在团体里跟随别人过度展现自己的感性与脆弱,这种近似集体催眠所激发的,未必是个人的真实体验。这加调节的宣泄也使得一个人的自我管理不断被否定,一直被要求释放脆弱和负面的“内在”,他的心理功能就会被片面想法和情绪宰制,无法调节统整。之后将逐渐陷入自我怀疑、判断力瓦解,就会接受原本不一定会接受的观念。听起来满令人诧异的~


所谓看得住,
就是不把目光移开,能承受直视问题原貌的痛楚。

疗愈而成长,麻醉而依赖,
两者之间其实是不断流动的。

人会把活路走成死路,或者原地绕圈圈而不自知。

人们透过理想化,期待依赖一个完人,
也控制这个完人为己所用。
这样的关系封闭而脱离现实,双方都可能被吞噬。

治疗者的自我节制,算是一门修行。

关联性或因果性,是人类每天乃至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的心理活动。

透过深层理解,即使只是一种感觉,
所建立的关系的确非常亲密,
让人不能,也不愿背弃。

人没有办法操作“无”,却可以对“有”做点什么。

人类的身心,从肌肉锻炼到心理韧性,
有许多现象都展现着这般“受害、毁身、成长”的过程。


第4部:尊重他人的挣扎,不轻易说“我愿意”
我们都在预设着幸福生活的畅想,努力扳成预设的样子,否则就压抑自我。心理学家Carl Gustav Jung指出,“任何一种心智意象都有它的反面”,物极必反,相反的两极往往是同时存在的。勇往直前的时候,必定同时怀有恐惧,这是为了不被危险吞噬。专注于一个目标时,若不能觉察对立面的存在,就容易走火入魔。拼命追求控制,结局就是失控。

这个章节探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也是我们终生在学习的人生课题。每个人都因先天的个性与后天的经历造就如今的生存机制,在互动关系中难以避免遇到碰撞和摩擦,通常都会先抗拒。经过双方冲撞与磨合下而建立互相搭配的运作,不断改变“自我感”而形成某种关系。难以接受任何被否定而采取攻击时,就足以摧毁关系,甚至只能和“全然相同”的人往来,不然就全不往来。因此我们必须保持开放心态,把勇气建立在稳定的自信以及自我认同上,在他人评价与自我目标之间,不断调整自己。

如书中一开始所说,每个“愿意”的背后都有无数个“不愿意”。每个人都有“自恋”的一面,这与自恋型人格不一样。自恋是疼惜自己,自恋型人格则是自我完美感,不容他人忽视、否认或扭曲自己的想法。谁也不愿意经历生活中的不如意,让自己受苦,但当无法面对自己的渺小和无力、无法承担行为的后果,或无法承担人生某些必然的时候,他们宁可相信别人眼中是一种幻象或是一种解读,都是因为符合他们内心的自恋需求。把决定权交给他人不是愚昧、迷信或盲从可以解释的,也不是一句“转念”就可以迎刃而解,而是要培养出承担的力量,超越原本心理人格的极限。


无论如何,必要对自己好奇,
心理探索才会真正开始。

人都有自我安顿的寻求,
但每个人要走的路径极不相同。

自保的程度太极端,就会造成关系的困难。

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并不容易具备,
也不是每个人都想要具备。

具有自我稳定、内外界线、缓冲磨合地带,
才有机会在亲密关系这种本质上“低控制感”的东西里创造幸福。

神佛没有俗世的问题,没有什么好逃避。
但人不同,人间这一局,大多数人都输不起。

如果我们能在悲剧里看见自我是如此脆弱,
也许就愿意谦卑地过活。

不看清问题,再怎么走不通的路,
都带着一样的命运,殊途同归。

自恋之所以无法被意识到,因为自恋的产生就是用来遮蔽意识的。

对他人,是理解;
对自己,是觉察。

陪伴者提供的,
是可以让人在绝望与希望中支撑着不掉落,
但也不随便飞向一个幻象,乃至脱离现实。
按这里继续 »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